第526页

将这个特制的箱子合上,秦牧白才拎着箱子向里面走去,等到了里面做鉴定的房间内,胡兴文很快就叫来了几个老教授,然后将这件瓷器直接拿了出来,放到了桌子上面。

几个专家教授就开始小心翼翼的拿着放大镜开始鉴定了。

“有点不对啊,看这个瓷器整体烧制的样子,这明显就是柴窑,而且很多特征都摆明了这是宋朝或者是宋以前的烧制风格,很多地方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它有没有时间在瓷器上面流逝下的一些特点,它太新了。”一个老教授在仔细观看之后,就忍不住开口了。

“确实如此,如果不是它没有一些经历了几百上千年时间流逝的特制,我都怀疑它是真品了,但是柴窑留下来的真品太稀少了。不过,它的所有特征又觉得像是宋朝的产物,而且这上面的规格等等方面,都有可能是宋皇宫里面的物品。”另外一个老教授也忍不住抚了抚自己鼻子上面的眼镜说道。

“要不然我们试试柴窑的特点?”另外一个教授忍不住建议道。古人对柴窑的评价就是一句话“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但是青如天这一点,这里就不符合,因为这玩意虽然说看起来有一点青,但是偏向于绿。不过秦牧白就是在旁边听着他们的讨论,他没插嘴,因为当时蔡京说了,这就是柴窑的精品,蔡京的话和现代人的话,无疑是蔡京的话可信度更高。

因为现代人见过柴窑的有几个?但是蔡京绝对是见过很多,至于说古人的评价,秦牧白觉得,柴窑不可能一直都烧制同一种瓷器,偶尔有其他样子的也不是难以理解。

不过随着这几个老教授的测试,青如天虽然不是,但是这明如镜,却可以达到,它表面的釉面几乎可以当做镜子来使用了,而是声如磬,罄的声音怎么样秦牧白不知道。

但是声音确实是很好听,至于说最后一点,薄如纸,单纯的看还不够,他们已经从那边拿过来了一根蜡烛。

然后一会儿会用特殊的装置将这根蜡烛放到里面看看,据说这玩意能薄的透光?是不是真的那就不清楚了。

不过之所以用蜡烛,而不是点灯,估计主要是为了还原古代灯火的光芒吧,秦牧白都是猜测,具体鉴定方法主要是看他们的。

第五百二十四章 真不是你祖宗的

蜡烛选择很小的蜡烛,毕竟害怕高温对着瓷器产生影响,反正这些他们有专业的道具,不用秦牧白担心就是了,而且虽然说这东西看起来挺脆的,但是毕竟是瓷器,普通的那点温度也不怕。

当一根蜡烛小心翼翼的被放进瓷瓶之后,很快就有教授将灯光给关掉了,当彻底关掉灯光之后,整个房间里面的所有人都愣了。

明黄色的烛光透过那瓷器直接照射出来,就好像整个瓷器都在发光一样,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本来就栩栩如生的百鸟朝凤图瞬间就好像是活了一样。光影效果之下,那些白鸟甚至似乎会说话一样,随着烛火偶尔的摇曳,那外表的鸟似乎都会动一样。

秦牧白都感觉自己仿佛听到了这些百鸟的鸣叫声,说实话,秦牧白都看的愣了一下,这简直,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