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

这样的人,对皇室的统治是有利的,所以朱棣死后留下了遗言,等他死了可以为方孝儒平反。为什么?他亲手杀的,遗言也是他留的,就是因为朱棣知道,皇家需要方孝儒这样的人。

他的所有亲朋好友,每抓过来一个,就在他面前杀一个人,但是他脸上却可以做到镇定自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的出来,那个时代,这种文人流派教育到底有多变态,不夸张的说,这和一些宗教的狂人分子其实没什么区别。

但是你能说儒学错了吗?不,不能。因为就事论事,站在公正,公平,公开的角度,儒学里面的一些学说,哲学思想其实并没有错,而且不少还是很正确的三观,但是错的是那些理解它,学习它的人强加给这种学说的思想。

其实兜兜转转,话又活回来了,只能说,中国人太聪明了,聪明到在二千多年前就玩出了百家争鸣,如果百家争鸣放到明朝那个时代的话,那科技到底怎么进步,真说不准呢。

“为什么我大清朝二百多年没有任何进步,但是后面一百多年却可以发展到这个地步?”乾隆有些想不通。

“因为你身为一个统治阶层,没有把满汉当成一家人,或者干脆说,你没有把全国的少数民族当成一家人,你把满族当成了统治阶层,那你就要为你整个统治阶层考虑,为了不让下面的民众造反,那就只能是消灭民众当中的一些萌芽思想,而当这些思想都被消灭了,科技也就不会进步了。”秦牧白淡淡的开口说道。

“当科技不会进步的时候,国家的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你不能保证每个皇帝都是明君,你也不能保证那些当官的一直都不腐朽,在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那造反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和珅的家产可以超过大清的国库,你就可以知道整个天下是什么情况了。”

乾隆立刻沉默了起来,良久他才开口问道:“你是说,和珅的家产比大清的国库都要多?”

“难道你不知道吗?我以为你留给你儿子抄他的家,就是为了给你儿子刷声望的。”秦牧白反问道。

“我知道他贪污,但是真没想过他可以贪那么多。”乾隆叹了口气。

第五百五十七章 发展

秦牧白对于乾隆的话倒是相信的,其实估计乾隆都没想过,和珅贪污的家产居然能够超过清朝的国库,虽然说清朝的国库是因为乾隆大肆修建圆明园,扩建紫禁城,以及他自己下江南,六年全天下免税等等,其实消耗了不少。

不过即便是如此,一个人的家产超过当时的国库,这个依然很恐怖,尤其是在那个时代,清朝的gd依然占据着世界相当高的比例,可以说非常恐怖的比例。

要知道,乾隆那个时期是大清朝最巅峰的时期,可以说,康熙给乾隆打下了基础,然后清朝的经济,人口等等在乾隆那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圆明园到底有多奢华,虽然我们现代人看不到了,但是从后世发生的事情里面就可以看的出来圆明园的奢华,而如此奢华的圆明园可是乾隆建成的,而且乾隆还大肆扩建了紫禁城以及改建了紫禁城,这些都是巨大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