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早就想写了,可不知道该怎么写,太神秘,至今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深怕哪句话说的不好对方就断稿,到时候他去哪里找人?,满大街追着鸽子跑吗?
信件前面部分几乎都是恭维感谢的话,反响如何好以及自家报纸销量达到多少等等,末尾提了两件事。
第一,问《还珠格格》字数估计多少字,可否提前预约下一本,千字五块的基础上加分成。
第二,有出版社和剧社打电话给报社,想商谈合作事宜。
两件事,张辉不敢有半点隐瞒。
报社有自己的圈子,自家报纸如今销量火爆全得益于还珠格格,不知道多少同行眼红,与其到时候争,还不如先把条件开出来。
千字五块,算市场最顶尖,最有名的大家也就这个价格,但分成一般可给不了。
张辉和主编特意商量过,这是如今己方能拿出的最大诚意。
至于第二也没说谎,的确接到了那么两三个,此外还有点小小的私心,商谈合作不管出版还是戏剧,总得本人出面了吧。
见到真人才踏实。
顾晨只回复了第一条,可以。
谁家无所谓,能赚到钱就行,至于下一本,还珠格格初次试水成功,说明这条路行得通,他看过的大热剧不多,但也不少。
第二条可就难为人了
天光悄悄放大亮,城市醒来,报童出门还没吆喝,《天天新报》瞬间没了,有富贵人家派来的佣人,有茶馆小厮,有学生,一个个拼命的架势活像要吃人。
这是个不怎么好的时代,对文学来说,又是个非常好的时代。
封建压迫多年,洋人都来了,带来很多新鲜的玩意和外面的世界的气息,作为一向洋气的海市,大众精神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