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等过了元旦大朝会之后,待她再去查看那一对簪的时候,就发现其中一柄簪尾的刻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柄颜色,形制皆相似的乌木簪,簪头镶嵌着一颗圆润的红珠,与另一柄红宝簪,几乎一模一样。
直到那一刻,她先前原本没有想通的地方便豁然开朗了。
先前,她猜到桃夹是为了萧衡,可萧衡已死,东宫旧人早不复存焉,她始终想不通桃夹有何能耐到她身边,又是如何碰到剂母珠,自从见到调换过的红宝簪后,她旋即明白了过来,桃夹果然认识齐殊,并且愿为之效命。
上一回,桃夹手指红肿,也是在谈源堂起火之后,齐殊来过河洛殿探望她之后。如此一想,当时的桃夹应该也是从齐殊手里接过了她急于出手的剂母珠,替她消灾。
顾仪因此下定决心,将桃夹留在宫中,领了多络去南巡,她怕桃夹借齐家之手,暗中联系博古,再一次改变剧情。但她在离开之前,与桃夹一番推心置腹,也是想看一看,桃夹会不会因而悬崖勒马。顾仪当时便想,若是桃夹趁她不在的时候,将木簪换了回来,她可以既往不咎。
可惜,桃夹没有。剂母珠所制的乌木簪仍旧静静地躺在她的锦盒之中。
按照书中所述,剂母珠虽是剧毒之物,可需要足够剂量才能杀人,若剂量不够,人只是陷入昏迷。剂母珠中所含的青艾草,若是一些人碰了,皮肤便会红肿刺痛。
顾仪猜测,这可能就是一种过敏反应。
然而,书中的此一柄剂母珠木簪,却是由齐殊本人交给了赵婉。
赵婉为齐殊所惑,以为赵桀之死与萧衍有关,萧衍并不会真正地替赵家翻案,因此她决定自己复仇,将此簪头溶于茶水,亲手递给了萧衍。可剂量不足,萧衍没死。
并且书中的萧衍,或许是出于心中对于幼时赠玉的愧疚,虽然早就看出了异样,却依旧甘之如饴地饮下赵婉递来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