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草拟一份诏书,就写。
“朕之长子扶苏,仁厚纯孝,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自监军上郡以来,多有建树,才干增益颇大,朕心甚慰。
朕年事已高,苦寻长生而无所得,长年巡视在外,且未立太子,未防传国不测,特书此诏,朕决意遵天地之礼法,守天下之纲常。
朕崩逝之后,传位于长子扶苏,着扶苏登基即皇帝位,续我大秦万世万万世之基业。
朕之长子扶苏必能扬我大秦之天威,保我大秦万年永固。”竹升你尽快完成诏书,但一定要严密,切不可让其它人知晓。
竹升道:“诺”便退了下去。
扶苏目送竹升出去,接着传宣诏太监丙松进入大帐。
“公公,本公子有一事相求,不知公公可愿意效劳。”
“能替公子效劳是奴才的福分,公子但说无访。”
“本公子想请公公给赵高草书一封报喜之文。”
丙松不解道:“报喜之文???是给赵高的???”
扶苏浅笑道:“正是,不知公公可否愿意效劳。”
“公子万勿再称小人为公公,直呼小人丙松便可,小人也是大秦子民,知晓了赵高与李斯矫诏想害公子的真相,且事俸赵高虽然时日不多,却深知其人阴险狠毒,且城府极深,小人在其身边也是如坐针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长久相随必无善果。”
“长闻公子大才,刚毅奋勇,仁义纯孝,熟是熟非,熟黑熟白,小人心中有数。
大秦交到公子手中,我大秦子民必可安享太平,小人自听公子一番论断彻析之后,决意跟随公子,愿效犬马之劳。
小人知道公子所谋之事为谋国大事,必而严密细致,力求疏而不漏,请公子相信小人,何事能用到小人的直说便是,小人必当全力以赴。”
扶苏高兴道:“丙松大义啊!因所谋关系天下黎民百姓,关系我大秦国运,事关重大,所以不得不深虑一层,多思一分,还忘丙松见谅 。”
丙松道: “公子言重了。”
扶苏接着道:“那我就直说了,需要丙松修书一封,告予赵高,这边一切顺利妥当,扶苏已遵诏自裁,蒙恬也已关押,稍事几日便何押解回咸阳。以使赵高放松警惕,为我等争取时间,减少大秦勇士白白流血 。”
“修书完成之后,立刻走军驿快传至咸阳,不知可否。”
丙松正色道:“公子有所不知,赵高此人城府极深,疑心极重,每个人写给他的书件都会留意观察,称呼,笔迹必了然于胸。
稍有出入,便会存疑,由其这等大事,更会谨慎非常,他日常命人训养信鸽,重要信件必以信鸽传递,以使重要信息能快人一步,也便于方便及时掌握情况,更为了重要信件不假于人,以防偷梁换柱。
在赵高心里,动物远比人可靠,且训养的信鸽均有特殊标记,旁人无法从中作梗。”
“公子所说‘稍事几日’亦不可,赵高必会存疑,这等大事,必须有明确的日期,不可过长,亦不可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