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放下筷子,坐直身子道:“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僧人不吃肉?”
红孩儿两眼一翻道:“知道的话,还问你?”
方正也不搭理他,看看独狼、猴子、松鼠,这三个家伙果然摇头,方正这才继续道:“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我们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佛经里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就是这五种蔬菜,注意,这里的最五辛,也不是只指这五种蔬菜,而是泛指所有辛辣的蔬菜,因此,只要是辛辣刺激的蔬菜,都是不能吃的。
荤字从草头而不从肉旁,说明荤的原始意义,是植物而非动物,所以早先的和尚是允许吃肉的。
但是,总有例外。
到了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朝的梁武帝萧衍这里,就发生了变化。
萧衍本身就是一个佛教徒,他信佛信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出家,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天下可以不要,后宫佳丽可以不要,只要能出家,怎么样都行,甚至自称‘三宝奴’,更过分的是,他为了能够安心当和尚,直接将自己舍给了寺院,也就是当时的同泰寺。
奈何,那个时代主管天下的只有皇帝,也没有一个副皇帝可以在正皇帝念经的时候管理朝政,一时间,整个国家都乱了套了。大臣们也是无奈,大会小会开了无数,不管这皇帝怎么任性,这个国家还得管啊!于是大家思来想去,想来思去,最后只想出一个办法,给皇帝赎身吧!
于是,这些大臣,拿着钱,送到了同泰寺,又硬生生的将皇帝萧衍给赎了回来。然而这皇帝也是个奇葩,你赎我?那我再把自己舍了!大臣也跟他干上了,你舍我就赎!反正钱是国家的!
这么一来二往,倒是便宜了同泰寺,同泰寺见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当今皇帝信佛,这要是换了皇帝,看他不爽,看他有钱,没准就拿他们开刀了。奈何,萧衍一心当和尚,谁都没办法。
如此可见,这萧衍有多么痴迷佛法了,后来他看到书中有禁杀一说,他琢磨着,禁杀生,光禁杀还不行。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人吃,谁还杀?于是他颁布了禁令,禁止天下僧人吃肉,同时将这个规定,上升到天地神明祖宗,都要享受和尚待遇。也就是说,以后祭祀天地、神明、祖宗,都不能用三牲猪头了,一律改成面粉做的猪头、猪肉。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有了僧人不吃肉的规定。不过南朝毕竟就那么几年,而且也没统一过全国,影响力远远达不到影响后世的程度。
不过,后来鸠摩罗什翻译佛经时将不吃肉加入菩萨戒中,而原本的菩萨戒早就失传了,后人看到的菩萨戒都是鸠摩罗什翻译的,所以看到的自然是戒吃肉了。但也只是提倡,不是强行规定,毕竟鸠摩罗什也娶了他的表妹为妻呢。但是这却是扩大宣传的开始,并且影响非常广。
和尚不能吃肉成为强行规定是在唐朝禅宗大盛,禅宗《百丈清规》中明确规定和尚不能吃肉,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只针对武僧,后来对所有僧人都有了要求。
就算如此,和尚可不可以吃肉,也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
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也就是萧衍那套理论,没有吃,就没有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