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重真的底线到底在那里

唯有人人都参与了,人人都努力了,我百战之躯的大明,才有可能浴火重生呐!可惜了,多好的一个关宁少年呀!孙儿,如此情重,你可千万莫要辜负啊!”

刘太后越说越深沉,越说越深刻,情绪颇为激动,声音也颇为高昂。

她身边的小宫女小太监,以及门口的几名侍卫们,早都已经听得呆住了。

重真也呆呆地望着她,觉得这番话,好像更应该从自己的口中说出来。

他很欣喜面前这个即将七十的老妇人,也会有着这样的见识,这样的认知。

这说明华夏的儒家思想走到现在,面对着关内关外越发紧促的局势,本土的人们当中,已经有人开始静心沉思,也已经有人试图以实际行动去进行改变。

人们的思想,也已经向着更深层次的维度所前进。

心学的复起,乃是迟早之事。

哪怕是从中诞生出一些哲学家来,重真也认为并非不可能。

虽然哲学家在其理论体系被所接受之前,往往被人们认定为疯子。

黄宗羲、卢象观,乃至年纪尚幼的顾炎武,都将于大明涅槃的过程里面,处于华夏文明进步的序列当中。

能否脱胎换骨,就要看大明是否能够浴火重生了。

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男生,便连女生的思想,也并没有如史书记载中的那般,得到根深蒂固般的禁锢。

不管后世于此事上有着多少分歧,至少在重真这个亲历的穿越者眼中,大明,远飞后世那些明黑口中那般,腐败,黑暗。

日月生辉,唯有大明。

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成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古王朝,大明从立国之始就立下了基调,那便是——向往光明。

飞快地念及这些,重真深深地拜伏下去,道:“孙儿谨遵太后教诲。”

刘太后伸手将之扶起,摸摸他稚嫩坚毅的少年脸庞,眼中闪烁着深沉的泪花。

她说道:“去吧,回皇帝那里去吧,那里更需要你。哀家这里你无需担心,若是事物繁忙,便无需日日都来请安,国事为重,家亦当兼顾。去吧,去吧。”

重真知她所说之家,乃是与周玉凰所组成,并添了新丁的小家,心中当真是感动至极,啥都没说,只重重点头,便退后露出一个笑容,然后转身,坚毅离去。

得益于伟大的内阁制,天启做着甩手掌柜一门心思养身的时候,大明的朝政虽然动力不太足,可是惯性很大,因此依然能够缓慢地处于运转状态。

西北的延绥镇在贺虎臣这员虎将的镇守之下,目前还是很稳定的。

洪承畴这个书生虽然在阻力重重的文官体系之下举步维艰,但他脸黑,多少都能杀出一条不宽不窄的血路来,西北地于表面之上,还能勉强地维持着稳定。

辽东自登辽战役之后,后金似乎意识到了正在大明军队之中发生的某些变化,已许久都未主动挑起大规模战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