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将那个贼胆包天的傅百户拿下!”
“诺!”
重真眼中此刻的天启,与历史记载中那个讷讷迂腐的木匠皇帝截然不同,而是充斥着“帝王一怒,血流漂橹”的气质。感受到其身上传来的,无丝毫做作的关切,重真由衷地躬身作揖道:“臣弟,谢吾皇恩典。”
天启抚着他道:“吾弟受委屈啦。吾弟聪慧,认为此次当街刺杀,乃是何人指派?”
重真垂首道:“臣弟不知。”
天启轻轻一叹道:“吾弟是否在怀疑为兄?”
重真抬首看向天启道:“皇兄这是何苦?皇上万不可如此作想。”
天启大笑道:“与吾弟说话就是爽快,不像底下的群臣,要么愚钝,要么讷讷而不敢说真话,要么半天无话,要么没有一句实话,真是气煞朕也。”
笑着笑着,天启又默然道:“待吾弟坐上为兄这个位置,便什么都明白啦。”
天启的语气充满了无奈与悲伤,重真从中意识到了他的不容易,未来崇祯的不容易,历代大明先皇的不容易。
大明的皇帝,不但要带领百姓与天地搏斗,还要与官僚豪强博弈。
试想一下,若无大明,前有蒙元后有满清的华夏大地,将会是怎样的一副场景?将会是一副六百余年全部都由游牧渔猎族统治的场景,那是何等的让人数占优的汉家子沉痛啊?
大明真的很难,表现好的,那叫本分。表现不好,就要被言官们喷。
被喷了还不能生气,更不能不加理会,否则便是蔽塞言路,没有容人之量。
有些官员甚至以喷皇帝为荣,乃至以因为喷皇帝而被杖毙为荣。
重真最看不过的,还是后世的那些明黑。
大明分明是一个极其伟大的王朝,一个承接元清的华夏国度。
可他们还是要喷,毫无原则地喷,并且处处都把大明的薄弱之处研究出来,去与大明之后的那个朝代比拟。
照理说你若是游牧渔猎人的后裔,喷一喷也就算了,可为啥汉家子也喷呢?真是不懂!然而有个事实,却是这些明黑无论如何喷都无法改变的。
那便是——大明国祚276年,而后续那个朝代的国祚,是268年。
蒙元?确实很强,但也无法摆脱“胡人无百年国运”的历史怪圈。
唯独后金的续作,所谓远胜大明的大清,可也没能在国祚上面超越大明。
大明276年,大清268年。
并且最后的小一百年,若非汉臣苦苦支撑,则早就分崩离析了。那些汉臣也是因为国朝崩溃了对于华夏无甚好处,破而后立的过程实在艰难实在痛苦,才宁可东南互保,也不反清复明的。
最终,国父孙先生一声号令:“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这句话与朱元璋驱除蒙元时所说的如出一撤,清王朝顷刻崩溃,宣布退位。
飞快地念及这些,重真便笑着说道:“皇上可莫要轻言放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