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兴趣大增,“请先生教我!”

“其一是用人,虽然大王不问出身,善用贤能,但只靠他人举荐或者等贤才自己传播出一定美名后在上门邀请,这远远不够,我觉得大王可以下达一次招贤令。”

“然后再制定出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

杜兴也没藏着掖着,都打算投靠殷商了,军事方面的事结束后谈一谈改革,也是很应该的。

科举这回事,直到1600年后的隋朝才出现啊,若是能在帝辛时代就推出,完善起来,对大商和整个华夏民族的帮助,都是极为不小的。

也只有借助帝辛这样具有大魄力大眼光,不问出身善用贤能的大王,才有科举制度出现的机会,否则你去找文王武王献计,还是乖乖等着洗白了被抓,被当做奴隶祭天吧。

以21世纪人的眼光来看,隋唐宋明的科举,肯定是有无数不足的,只看八股文不看其他,弊端和贻害都极多,可杜兴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在这个时代,只考八股文?现在鬼知道八股文是什么啊。

说着说着,杜兴也兴奋了,“统一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乡、县、府、州一级级选拔人才,士农工商百行百业,都可以参加,考核内容包括文采、军事、策论、数学等等。”

“只要制度推广起来,大王再不用担心无人可用!同时我建议大王在商境内鼓励发明创新,不管农耕还是渔猎亦或者其他手工业,有能人发明出对行业有益处的改良时,要重赏以及保证其后续所能获得的利益……”

杜兴只是一个本科毕业生,还没入职场的菜鸟,可眼光见识是超越了殷商几千年的,他知道这个大商,不合适推广共产主义,可各行各业的有利举措推广起来,大商绝对会成为一个公元前最强帝国的。

第1716章 为什么不去啊?

华夏民族是一个很神的民族!

至少在杜兴眼中,心目中,这就是他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评判,不吹不黑,这个神字在杜兴心里还是半褒义半贬义。

从炎黄时代开始,这个民族只在黄河流域生存,只是后世雄鸡图的豫省和鲁省等三省交汇地一带,那么小的一丢丢地盘,他们生生打下了后世雄鸡图,此刻杜兴面对的“纣王”帝辛,就是把这个宗旨发扬光大的代表之一。

地盘原本是后世豫省和鲁省等三省交汇地一带区域,生生被帝辛带领着打到渤海、黄海和东海边。

原本生存在那里的东夷或其他乱七八糟茹毛饮血的野人部落?千万不要以为华夏的先祖们很仁慈,从“纣王”开始,战争中被打败的蛮夷部落,才大幅度不再用于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