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世后也是姬旦顺利接管一切大权,主动代行天子权力。
姬鲜、姬度、姬处联手武庚发动叛乱时,轻易被周公旦镇压……镇压后,姬鲜和武庚直接被处死,姬度是流放,姬处是贬为了庶民。
这一点太足以见证几兄弟之间的关系了!
三个姬旦同母同父所出的兄弟,一个流放一个贬为庶民,只有姬鲜一人处死!
现在,姬鲜并不知道未来的命运,可他和老二老四关系的好坏,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支持推恩令,不止是为了分享下一任西伯侯的权柄,更因为老二老四都太受父王重视,父王在时还好,一旦不在了,不管伯邑考继位还是姬发继位,都依旧不会重用他……
随着姬鲜的话,姬昌第五子姬度也跳了出来,一脸忧虑的道,“父王,虽然我西伯侯国发展极快,可大王也是一位武功赫赫的大王,若是现在和大商冲突,恐怕我们侯国前景堪忧。”
咱就不说咱是想支持推恩令,只从侯国前景考虑,满满的孝心和大义啊。
等这位也发表完看法走回队列,南宫适这个文王四友之一的重臣,才尴尬点头,“两位公子说的不错,帝辛文治武功都很强,并不下于侯爷,现在不是和大商开战的时机!”
现在是封神之战刚开始的阶段,文王姬昌也还有不少年可活,但直到他死都不敢发动叛乱,足以证明他对西伯侯国和大商的实力,还是有充分认知的。
你说商代大王对其他诸侯国管制很弱,并不能随意插手诸侯国的具体事务?这一点说对也对,说错也有错。
商王对诸侯国具体事务是不能随意插手的,各诸侯国首领对自己子民有充分的治理权,也有效忠于他们的军队,自己想对外作战就可以率兵出战,除了需要向商王朝称臣,履行各种义务外,自主权极大。
但两个很明确的史实也证明了,大商对诸侯国的钳制,也是很有力的。
姬昌的父亲季历接任西伯侯之位后,兴修水利扩建军队,与大商贵族积极联姻,不断对外扩张军事实力,把西伯侯国发展成了西方诸侯之长,可等他遭到了帝辛的爷爷文丁忌惮后,就被文丁软禁绝食而死。
不是大商对西伯侯国有着强力的钳制,季历会乖乖被囚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