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朗的朋友说:“我们没有造反,他们都认定我们造反了。我们若不反抗,必死无疑。还不如破釜沉舟,回去与禁军搏一搏,或许我们都能成为新国功臣!”
赵廷宜说:“有道理!当今皇上年幼无知,凡事都依靠太后做主。太后又是个女流之辈,妇人之仁,不懂朝政。如果长期这样,国力必定衰弱。”
赵元朗的朋友说:“赵帅文韬武略,正值壮年,不但擅长军事,还很懂政治。我们若拥立他为新帝,必定受到重用和重赏。”
军士们都心动了,与其被当朝惩治还要被后人唾骂,不如当开国功臣扬名立万。
赵廷宜说:“赵帅听闻朝廷怀疑他,喝了不少酒,在营帐里歇下了。他为人厚道,对君王忠心耿耿。若我们不逼他,他不会轻易反叛。”
赵元朗好友说:“我房中有一件黄色披风。趁他没醒,我们赶紧给他披上。届时他进退两难,必定会选择其一。”
赵廷宜说:“军中会织造的人,等会儿就去把披风改成袍子。赵帅是大丈夫,必然不会甘于给昏庸之主俯首称臣。我们极力劝说,他必定带领我们走向辉煌!”
军士们纷纷附和,好几个人手忙脚乱的把披风做成了一件黄色袍子。
弄好一切,已是三更半夜。
赵元朗在自己的营帐里一直没睡着。他听到众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才假装打呼噜。
赵廷宜等主要将士进来,给赵元朗披上了黄袍子。
帐外的军士及帐内的军官都一起跪下,三呼万岁。
赵元朗睁开眼坐起来,看了看他们就又看一眼身上的黄袍,问:“你们这是?”
赵廷宜拱手说道:“主帅,我们被朝廷当成了叛军,往前没有军粮可以对抗敌军,往后没有国家可以栖身保命。主帅文武双全,定能给我们建立一个朗朗乾坤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