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敬没为别的事急,专为这个事是真的有点上火,他倒是看了几个剧本,但能达到自己满意及格线的是一部也没有。
偏偏这次是不能像上次给周咚雨剧本那样去翻拍影片了,毕竟一线大咖是要自重身份的,即便他自己不怕掉价,其他人估计是不能答应。
百日红公司加快了寻找剧本故事的节奏,但这个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甘敬也能在干着急之中寻找自我平静。
七月中旬,甘敬没等到剧本的消息,转而是接到了中戏方面的一项任务。
作为一名光荣的高校讲师,甘敬在中戏是有正儿八经的编制的,嗯,每个月到账的工资差不多也是有四千块——他的工资是和出勤挂钩的,不过每个月的出勤数从来没有超过两位数,更多的是在零和非零之间艰难挣扎。
中戏方面邀请阿甘成为今年国际戏剧学院奖的评委,为今年的奖项颁发做筛选和准备。
“国际戏剧学院奖?”甘敬在接到了郝戎电话之后对这个奖项很陌生。
电话里的郝戎主任十分有耐心的为甘讲师解释了一遍这个奖项的来龙去脉,11年由中戏成立,一年一次,迄今为止是举办了三届。
“戏剧……这个事嘛。”如果是邀请自己成为电影节的评委,甘敬是不意外的,可现在这样一出邀请他是有些茫然了,难道连中戏也知道了自己在京剧上面的水平?
说起来,这倒是一个扩大谭家京剧社影响的机会。
甘敬想到做到,对郝戎也没试探,直接在电话里就问道:“评委可以干什么?如果想让人获奖,可以吗?”
郝戎一下子就惊了,刚才不是还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么?怎么一转眼,这都要走后门了?
“评委是专业的,自然也是要有专业态度。你这是想让谁获奖?”
甘敬想了想,自己的措辞似乎不太对:“我意思是你们这个奖公正不?看资历不?有含金量不?你知道的,我师兄是唱京剧的。如果你们这边比较黑,那就让他们跟着黑一把,如果不黑的话,我觉得我这边排一出京剧,水平应该也是够获奖的。”
郝戎有些呆,顿了顿才答道:“还挺公正的,资历这个事会比较难免。含金量嘛,毕竟刚开始,不过咱们国内这方面的奖项不多,也还算不错。这找了你不就是想借着多宣传宣传嘛。”
甘敬琢磨了一会,觉得还成,可以让谭家京剧社一试,正好最近他们是把新编的《天龙八部》给排出来了,能看看效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