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你听过么?”甘敬稍微思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可以这么去看。”
邻座女孩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随着电影叙事节奏的加快,这位会不自觉把心理活动说出来的女孩渐渐都来不及思考,就是一直被电影带着走。
《通天》的剧本甘敬是看过的,不过上映版本很显然的又是对内容做出了改动,它大体是分了三个阶段,前期三位圣人结伴求道得道、中期通天冷眼旁观自己弟子与其他两位圣人弟子的争斗、后期则是布下诛仙剑阵与自己两位兄长和另外两位圣人的决战。
这是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故事,导演在处理上有个聪明的做法就是精心布置了几个经典镜头来分别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前期,太清、玉清、上清三人相视一笑拜师鸿钧的默契,那不是兄弟之情,更多的是道友共同求道的欣喜。
比如中期,上清、也就是通教教主他立于飘渺云头俯瞰种种争斗,前一秒还是三霄姐妹布下九曲黄河阵与另外两个教派弟子叱咤争斗不休,下一秒,镜头往上收回,通天教主在云间看下面只如红尘烟起雾散。
比如后期,通天教主因为兄长以大欺小收拾了自家弟子,终于还是一怒布下诛仙剑阵,非四圣齐聚不可破,然而,两位兄长竟然真是请来了外人要分出个结果,通天教主一人独面四圣,超脱化为了癫狂。
这种镜头画面是东方式的艺术,你和老外讲“朝游北海暮苍梧”他听不懂,讲“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不理解,然而,华夏观众是能看懂的、是能领会那其中的微妙色彩的。
或许,你让观众一板一眼的说他说不出来,但是,看,他是能看到的。
这就是神话电影的生命力。
也许,也就是甘敬邻座女孩看到最后落泪的原因。
“呜呜,那两个也太坏了,太欺负人了。”邻座女孩有些呜咽地说道。
甘敬想了想,说道:“你有没有想起一句话。”
“什么话?你又要瞎扯什么了?”
甘敬摸了摸脑门,还是瞎扯了出来:“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就是通天的道和其他人道的不同啊。电影开始的时候是三清求道,通天即便是败了,他也是为了自己的道而败,这反而可能是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