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dj4型电力机车的国产化率,为将来的彻底国产化,甚至为新型电力机车的研制打下基础。
提高国产化率,就是用国产零部件取代进口零部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吸收并消化dj4型电力机车的技术,不然,你怎么取代进口零部件。
只有吸收并消化了相关的技术,才能实现一定的技术积累,才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电力机车。
上层看得很准,也有庞大的计划。
技术引进dj4型电力机车不是主要目的,只是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提高国产化率,吸收并消化dj4的相关技术,为将来研制我们的国产化电力机车打基础,并实行技术积累。
向谢振华介绍完这次会议精神之后,常劲林询问道:“老谢,我们的dj4型电力机车目前的国产化率是多少呢?”
这是他最关心的。
上京开会之前,他要求谢振华带领的技术系统做好统计,他要相关的数据,这么几天过去了,应该已经统计完成了。
谢振华想了想道:“我们第一台dj4的国产化程度比较低,很多零部件都是原装进口的,它的国产化率只有378,第二台车的国产化率要高一些,几乎到了50,正在试制的第三台车也基本差不多。”
连第二台车都还不到50,顿时,常劲林感觉到了压力,上级要求,dj4型批量生产之后,批量车型的国产化率要到80以上,现在还差一大截呢。
常劲林缓缓的道:“老谢,我们任重道远啊,要完成80以上的国产化率,任务量非常艰巨啊!”
作为总工,谢振华是这次提高国产化率的真正执行者,能提高到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红星厂技术系统对dj4型电力机车技术的吃透情况。
只有技术吃透了,才能自己设计出相关的零部件,或是自己生产制造,或是将设计图纸给外面的那些供应商,由他们按照图纸生产制造。
只有国内厂家生产制造的零部件,才能算是国产件,从国外采购的肯定不算。
谢振华赞同的道:“是啊,任务比较艰巨。”
常劲林道:“这样吧,下午我们开一个会,讨论讨论,怎么样呢?”
“我看行,大家一起拿主意,总比我们两个想得要周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