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华道:“常总,我们会尽快的吸收和消化dj4型电力机车的核心技术,尽快的推进国产化,但是……”
听到“但是”这样的字眼,常劲林马上问了起来,“老谢,有哪些困难?”
谢振华神情凝重的道:“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以及变压变流系统,非同小可,技术含量极高,要在dj4型电力机车批量生产之前攻克它们,难度太大了。”
“如果这两大系统没有实现国产化,那dj4型电力机车的国产化率要达到80以上,几乎不可能。”
顿时,常劲林也感到了压力。
良久之后,他缓缓的道:“dj4的变压变流系统还稍微好一点,清江所应该能攻克他们。”
清江电力机车研究所,它和红星厂一样,也属于华夏电力机车集团的子公司,清江所的技术优势就是电力机车的变压器,对变压变流系统有很深的技术积累,由他们技术攻关,也许能做出国产化的,能满足dj4型电力机车的变压变流系统。
但dj4型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呢?
这可是整台电力机车的中枢神经系统,很多指令都是靠控制系统发出,反馈,或传递的。
红星厂自问没有这样的技术实力,至少在dj4型电力机车批量生产前,完全没有把握研制出能满足dj4型电力机车需要的控制系统。
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题。
谢振华压力很大,心情沉重的道:“常总,控制系统,它太难了,如果有一个三、五年的时间,也许能有一定的进展,但要在dj4型电力机车批量生产前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几乎不可能。”
常劲林站了起来,背着手,眉头微皱,在他的办公室之中走来走去,一边来回的走动,一边来回的思考着。
足足过了两、三分钟,他才停了下来,满怀希望地问道:“我们不行,那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呢,他们不是成功的研发并生产制造出了dj4型电力机车的控制柜吗?”
谢振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常总,单独一个控制柜,和整个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它不是一个东西,后者的技术难度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