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

唐飞在会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对大家进行了分工,也提出了要求,目的只有一个,5个月之内,将第一台的dj4型控制系统成功的试制出来。

会议之后,大家投入到工作之中,第一台车的dj4型控制系统也开始进行试制,生产制造现场,忙碌起来。

新招收的数百一线生产员工已经到位,经过培训之后已经全部上岗,开始在各生产岗位发挥着作用。

从事第一台车的dj4型控制系统的试制人员之中,有一部分是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老员工,具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也有一部分是这次新招收的新员工,形成了新老结合的局面。

在几名技术专家,以及多名技术骨干的带领下,崭新的大厂房内,大家有条不紊,体现出了很高的效率。

也许是唐飞开这个专项会起了作用,大家知道第一台dj4型控制系统试制的紧迫性,也许是生产效率+1这个buff在悄悄的发生着作用。

唐飞亲自关注第一台车dj4控制系统的试制,基本上隔山差五就会去生产现场看一看,查看试制进行。

遇上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有时候唐飞会客串一下技术专家的角色,亲自为大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

在试制过程之中,问题肯定是有的,但有问题不怕,它暴露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解决,一起整改和完善,第一台车dj4控制系统的试制还算顺利。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

眼看就来到了年底,马上就是农历新年。

今年对九洲工业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的营业收入也已经统计出来,成功的突破二十元大关,达到了二十一亿五千多万。

红星厂今年的营收也突破了二十亿,不过比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稍微少了几千万,在清江市的制造企业之中,他们屈居第二,让出了坐了多年的第一的宝座。

常劲林还特地打来电话,向唐飞表示祝贺,也开玩笑似的说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他是眼看着九洲工业有限公司发展起来的,从当初的一家十几人的小作坊式的工厂,发展到现在年产值超过二十一亿,员工两千多人的中等规模的制造企业。

亲眼见证九洲工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他心中没有丝毫的妒忌,只有欣慰。因为他和唐飞的私人关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