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页

谢振华看清楚所有的焊缝全是鱼鳞焊之后,脸色又浮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没想道眼前的这台设备,不仅焊接效率高,而且焊接质量会这么好。

在旁边,还有一台同样的大型焊接设备,它在焊接着一个铝合金的大部件,也一样的,电弧飞溅,效率飞快。

谢振华心中暗道,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居然还有这么先进的焊接方式,红星厂的车体焊接,和这里相比,显得有一点落后了。

红星厂的车体焊接,采用的是人工焊接,先用大型工装,将需要焊接的板材或型材固定好,然后才由人工进行焊接,效率比较慢。一个焊工班,常常要好几天才能焊接完成一台车的车体。

在焊接车间,谢振华看了很久,有一点舍不得离去。直到接到一个重要电话,他才不得不回红星厂。

临走的时候,他询问道:“老弟,你们的试制进展真是神速,照目前这样的速度,估计用不了几个月,然后就能进入首列车的组装吧。”

唐飞想了想之后道:“嗯,大约三、四个月左右吧,我想我们就能进入首列车的组装。”

只要三、四个月!

谢振华又大大的惊愕了一把。一般而言,地铁的试制周期是一、两年的时间,而在九洲工业集团,周期大大缩短。

这和系统提供的科学详细的技术资料密不可分,按照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地铁的生产制造,不用进行设计验证,工艺验证,也不用进行反复的试验,基本上是一步到位,自然大大的节省了时间。

临上车的时候,谢振华还兴致勃勃的道:“老弟,再过几天,等我有空的时候,我会再来看一看。”

“老谢,我们这里随时欢迎你过来。”

谢振华这么感兴趣,除了和唐飞的关系好之外,还有一点,他似乎从九洲工业集团的地铁生产制造受到了不小的启发,从中能学到不少的东西,他准备将从这里学到的东西用在红星厂的生产管理之中。

谢振华暂时离开,返回红星厂。

九洲地铁的生产制造,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几乎每天都有进展,每天都有不少的零配件被制造出来。

消息也渐渐地传开,不仅仅只是红星厂的人知道九洲地铁的首列地铁生产制造进展神速,清江市很多人都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