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怎么样?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清楚。
因为前些年都是从国外引进整套的发动机技术,或是从国外购进发动机,进行测绘试制,自己研发的情况非常少,这就造就了研发力量非常薄弱。
直到现在,一些先进航空发动机上的关键技术,大家都还没有完全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要研发这一款无人机的先进发动机,无疑挑战非常巨大。
经过易春华的提醒之后,气氛似乎有一点不一样了,透着一股沉闷,很多人的脸色露出了担忧之色,那表情和易春华基本一样。
有一位专家缓缓的提醒道:“易总工,如果这一款无人机的发动机在国内生产制造,那任务八成会落在你们厂的身上。”
闻言,易春华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他想了想道,如果我们承担发动机的研发和试制任务,那各位可不能见死不救,到时候咱们一起努力,争取将这一款发动机搞出来。
大家迟疑了一下之后,先后缓缓的点了点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抱团组成团队,集中各种资源,人多力量大,这样才有可能研发成功。
但大家也知道,其中的难度非常大,不知道要用多少年才能搞出来,是3、5年还是7、8年呢,可能军方等不了这么久。
是啊,军方不会等这么久,这么先进的无人机,肯定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它生产制造出来,而肯定不希望拖上3、5年,更加不可能7、8年。
第二天会议继续进行。
还是在老地方,上午9点,在张平的主持下,会议再次开始,昨天由九洲工业集团方面介绍了无人机的基本情况,也向大家汇报了无人机的研发方案,今天讨论无人机的试制,也将进行一系列的任务分工。
张平环顾了一下大家,然后正色的道:“同志们,这一款无人机的研发从今天开始启动,相关的研发试制任务由我来代表军方进行下达。”
“首先,九洲工业集团作为这一款无人机研发和制造的主导单位,他们身上的任务无疑是最重的,除了无人机的机体和发动机之外,其余的零部件基本都由他们进行生产试制或采购,无人机最后的整机组装,也由九洲工业集团负责。”
见张平这么说,很多人看向了唐飞等人,心中暗暗道,就这么重的任务,九洲工业集团能胜任吗?很多人替九洲工业集团担心。
尤其是易春华等人,他们昨天下午聊了航空发动机的试制,觉得其中的难度非常巨大,这仅仅只是无人机之中的发动机,而九洲工业集团呢,居然承担这么多的任务,可以想象,这其中的难度简直是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