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页

“具体怎么区分还是由你们来确定。”沈冰随意说道。

虽然这种命名权是一种极其荣耀的事情,但对于沈冰而言,这份荣耀要与不要都没有任何区别。

布尼尔道:“我觉得这个区分不宜在命名上重新定义,只需要让二者间有所区别。最普通的意识能量,我们可以定义为一阶ui能量。绿色意识能量,可以定义为二阶ui能量。以此类推,哪怕这种暗能量真能无限浓缩,也同样可以参照这种方式定义。”

沈冰倒也没反对,这方法简单是简单了一些,但胜在实用。反正都是搞科研,弄复杂了反而不好。

在取得了沈冰的认可之后,布尼尔便开始安排相关研究工作。

虽然现在已经采集了一阶和二阶ui能量的相关数据,但里面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其中最要紧的,便是实验二阶ui能量能否运用于以一阶ui能量为原材料制成的产品。

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但具体的生产流程和制取方法,却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哪怕现在的科学研究很多方面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但基础的实验数据还需要通过实验手段去获取的。而且这种实验中,除了重复性有规律的东西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机器人去完成之外,其他需要加入主观意识判断或者灵感迸发等形式的实验,全都需要实验员亲自动手。

这些实验员目前只有沈冰所掌握的这些人能够胜任,哪怕是在外面找那些名气极高的学术带头人,也是不合格的。

这不仅仅是知识层级的差距,更是智商上的碾压,谁让沈冰手下的这帮科研人员,至少都是经历了大脑开发技术开发过的呢?每个人的智商都至少是爱因斯坦的层次,普通人根本没得比。

《苍穹》的推出,不仅仅是给全世界带来了进化的希望,对幻仙科技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了这源源不断的ui能量供应,幻仙科技便可无所顾忌地对暗能量的本质、转换和应用方面展开研究,特别是后者,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向。

可以说,以当前幻仙科技的科研水平,常规层面上的科技已经研究到了一种极致,或者说这是二星科技发展的一种极致。

这也可以看做是地球科技发展的水平,尽管就目前而言,很多黑科技产品尚未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出来,但这并不妨碍认定地球的科技层次——只要幻仙科技是属于地球的公司,那这些技术便代表了地球科技的发展水平。

而在二星科技之上,便是对微观物质和宏观宇宙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