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坊每个月给村里的钱逐月增多,修好私塾后还剩下了一些,里正和族老们商量后决定用来修路。

一开始大家觉得豆坊要拿半成分红给村里有点太多了,有些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里正和族老有私心,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钱确实全都用到了村里,豆坊的每一笔花费,里正都把它们公开了,让村们心服口服。

只是修私塾是村里全部出资,修路就不一样了,修路的话就要大家凑一些钱。

听到说要凑钱,自然有人心里会觉得不乐意,但是当里正说了凑钱和出力都能在修路石碑上留下姓名之后,不乐意的人减少大半,只剩下几户出了名的铁公鸡扬言一分不出。

有这样的人自然是在里正的预料之中,他懒得去理会那些扫兴的家伙,直接把他和族老们讨论出来的修路策略说了出来。

三天后,依旧和豆坊那次一样,愿意出钱的人把钱拿到祠堂,愿意出力的人到祠堂登记。

把该说的话说了两遍,确认所有人都清楚了就散会,如今里正忙得很,懒得和他们瞎掰扯。

因为修路不像豆坊可以分红,大家给银子就没之前那么爽快,基本就是几两或者几百文,每家再派出一两个人去上工,表示自家在修路上尽了心。

有些人在知道可以把路修到自己家之后,赶快订好材料,等着开始修路。

村里人家里条件好起来了,大家也更爱干净,以前没办法只能踩泥路就算了,现在可是要逮着机会把大路通往自家的路面好好倒腾一番,再自己把家里的地也铺上石板,以后下雨下雪鞋面不脏,家里干干净净,那多好。

林家虽然人多,但是他们没有人有时间精力去帮忙修路,便直接出了三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