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这个提议是为村里人考虑,咱们村里真正赚钱的人家是哪些?”林夏至把他在路上想好的说辞亮出来,“现在村里人除了出去卖我家和村里产的吃食,还有人在做别的买卖了吧?做买卖是不是赚钱?”
“这个确实不假,从卖豆腐起家,现在大家手上积累了不少钱,基本家家户户都新起了房子。”里正点头。
“那您再看看在豆坊做工,一年能挣多少银钱?当然,我不是说豆坊做工不好,豆坊做工时间稳定,工钱稳定,过年过节还有假期、节礼,既能赚钱又方便照顾家里,非常适合夫郎们。”
“而自己做买卖要自负盈亏,每天都不能休息,从早忙到晚不说,更是从年初忙到年底,这些也是做买卖的难处,自然不适合要照顾家里的夫郎们。”
“不过总体来说,只要能够出去做买卖,赚的银钱就比在豆坊拿工钱多,您说是哥儿出去做买卖好还是汉子出去做买卖好?”
林夏至这个问题里正都不用考虑,直接脱口而出:“当然只能是汉子出去做买卖。”
“那不就得了,咱们村里还有很多夫郎希望在作坊上工,而豆坊的汉子们想必也有些想要离开豆坊自己出去做小买卖,为什么不让大家重新选择呢?”
林夏至的话挺有鼓动性的,不少在豆坊做了一两年的汉子,回想起邻居没有在豆坊做工攒的钱比自家多得多,家里不仅起了新房子,还有牛或者驴子,心头就一片火热。
他可以让家里的夫郎到豆坊做工,自己去外面打拼,这样一来家里有稳定的收入不担心一家人吃穿,夫郎还能顾着家里,他在外面一心一意赚钱,家里人的生活定然能更好。
“我还是那个说法,咱们豆坊的事其实哥儿和汉子来做差不不大,夫郎们心细,做出来的说不定比汉子们的更好。”林夏至继续说,“当然,这不管对村里来说,还是对大家每户家庭而言都是一件大事,咱们先放下不谈,今天我过来主要是想说一说在豆坊上工时有身孕的夫郎。”
大家的情绪已经冷静了下来,开始跟着林夏至的想法走。
刚才大家激烈讨论的时候,林夏至仔细问了下林成云摔倒时的情况,林成云说他当时感觉地面特别滑,根本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