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官方修史的弊端所在。
而私人撰史尽管可以秉笔直书,能写出好的纪传体;但是毕竟条件有限,难以利用朝廷的藏书,不能熟悉国家的典章制度,因而写不出或写不好志。
毋庸讳言,只有纪传没有志、书的史书,毕竟还不能说是完整的国史。
而现在郭大路修史,就是明显的私人修史,这是明末清初以来,第一例私人修史的行为,单从这方面来说,郭大路堪称几百年来第一人。
尤其是他编撰但也快,几乎没有什么动静,也没有惹起什么人的注意,就这么不声不响的把整个清史给搞了出来,尤其令人震惊的是,竟然还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编撰,延续了二十四史一贯的修订风格。
只是修史毕竟是大事情,郭大路修订之后,必须要经过文史馆这些研究人员的一致认可,或者说超过一半的人人可,这部书才能刊印出版,否则的话,出版面世将遥遥无期。
其实郭大路真想要出版的话,他也完全可以绕过文史馆,自己进行出版,以他的本领,将自己编撰的史书进行出版,不会有大的阻力,这又不是什么违法刊物,最多只能引来争论,即便是有谬误之处,也可以作为官方修史的补充,价值极大。
不过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郭大路既然编撰出了这么一部史书,那就是要光明正大的刊印出版,光明正大的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同时还要众人见识一下他郭爷的真实本领。
当这部书的样本送到文史研究院一群研究员面前时,所有人都吃惊不小,他们没有想到,在当今这个社会,竟然还有私人修史的事情发生,而且郭大路这个私人就是他一个人,而不是召集人手共同编撰,所有的资料都是郭大路一人搞的,起草撰文,也都是郭大路一个人写的,亲力亲为,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且不说这部史书的质量如何,但是郭大路一个人能做出如此大的工作量,这就足以令人感到吃惊外加佩服了。
如今的郭大路且不说他在文娱界的身份,单单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就足以引起华夏整个史学界的重视,见他搞出了这么一部正史来,所有人都不敢轻视,郭大路早就向世人展示过他惊人的文史功底与足以碾压整个时代的文笔。
因此这部《清史》,郭大路刚刚送到,就引起了华夏史学家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便进行了预览,同时针对这部作品展开讨论大会。
谁都没有想到,郭大路搞的这部断代史竟然如此的了得,内容详实无比,文言文用的精妙,放在历代史书之中,那也是前几名的存在,众人在研究这部的时候,给他们的感觉,就好像这就是在研究既定的历史,与研究之前的史书一个感觉。
光是这种文风,便足以令众人生出极其舒服的感觉。
研究历史,最是枯燥无味,在众多史书当中,只有研究《史记》令史学家们生出一种阅读的享受,其余的史书都差了不少韵味,尤其是宋代以来,虽然修史越来越严谨,但文字当众的美感却消失殆尽,读起来干涩乏味。
这也是很多读者都不喜欢看史书的最大原因,盖因这种书太过乏味,不是有心之人,根本就无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