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皇上,先帝太傅刘老之女年十六,端重温恭,素娴仪规;常宁伯嫡女年十五,温慎贤淑;礼部侍郎之女……以上贵女虽无显耀门第,但不至于母族偏权,重蹈元钦太后之路。”

“还有昨日厉大人传回的军情请示,待攻下楚国时,该如何处置皇室血脉。臣等以为皇子可除,不留后患,但皇女不必像上回申国那般悉数赐死,皇女可为后妃,也可赐宗亲。”

他们长篇大论说完,却没有等来龙椅上的人发话,这沉寂令他们惴惴不安。

半晌,殿上终于传来一如往常沉冷的声音。

“前几句,三位所言甚是。立后不论出生,才可免元钦太后的覆辙。哪怕是朕立个无家世背景的平民女子,只要品性温良,也可,对么?”

三人相互对视一眼,躬身答:“是,吴国的孝元太后便是平民女子,颇为贤徳。”

卫封轻抿薄唇:“朕知了,朕也欲找这样的女子,会立这等女子为后。”

“但败国皇室子女,凡为皇嗣,不论男女老幼,皆不可留。”他沉声强调,“朕不封他国皇女为妃,更不会立他国皇女为后,宗亲与将领,也不可擅自留其性命。”

三人更懂了卫封一分,不过卫封答应会考虑立后,倒也算是了了他们一桩心愿,三人皆领了政务恭敬退下。

卫封又召见了几个朝臣,批阅完奏疏后已是午时。

福轲与青宜招呼宫人布膳,卫封一面吃一面看手边各国的时讯。

最近几回读到周国时,倒算是有几分震撼。

自去岁周帝下罪己诏后,国内又大兴科举,选拔了不少年轻人才。最不可思议的是大周怀京内全无贪腐昏官。

信塔风雨无休,那曾被贬出京的六皇子庄威竟是个任劳任怨,且极为吃苦的人。带伤坐镇信塔,到如今已监举贪腐京官四十八人,赐死十七人,全家流放无数。京官人心惶惶,皆再无敢贪腐者。周帝竟做到了满朝清廉。

加上去岁以地募兵,而并非强征兵役,又兴义诊多年,周帝已收获不少民心。

周,该尽快攻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