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敏把乌希哈抱到特制的儿童座椅上,给她手里塞了一个玩具,便端起一个精致的小银碗,用定制的小号勺子轻轻刮了一层,喂到乌希哈嘴边。

小姑娘一点都不挑,张口就吃,可香了,还眼弯弯的对你笑,仪敏喂得越发带劲。

“娘娘真会照顾孩子!”兆佳常在这话说的真心,一般只要温嫔娘娘在,乌希哈都会乖乖吃饭,既不挑食也不玩闹,吃的高高兴兴。

“本宫以前在家中的时候,也曾带过侄子,所幸手还没生。”

那时候大嫂西林觉罗氏刚生下的嫡四子才半岁,生性顽皮得很,偏偏临近年关,有些事情必须她这个管家主母来操办,还是仪□□动请缨,把小侄子接过来照顾了大半个月。

兆佳常在含笑道:“说来还是得谢谢娘娘,自从听娘娘的话,给乌希哈每日加了一顿辅食之后,乌希哈长得越发好了。”

听到此言,仪敏忍不住抬头看她一眼,见她面上全然感激,不似半点作伪,不由感叹人与人的差距真大。

幼儿半岁就能吃辅食了,这对现代人是常识,但在清朝却是离经叛道,尤其皇宫里的孩子,必须三岁才能断奶。

但仪敏也不是让她们提前断奶,而是分别告诉张贵人和兆佳常在,可以适当加一些辅食,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为此还特意找来了好几位太医背书,反复证明这不是坏事。

不同于张贵人断然拒绝,兆佳常在仔细询问太医后,又找来有经验的嬷嬷询问,再自己翻了两天医书,确定真的有好处之后,她很果断的给乌希哈每天加了一顿辅食。

还特意到正殿来和仪敏探讨了几次辅食的搭配。

仪敏饱含感慨道:“这也是你能听进去话!”不像张某人。

张贵人的事,兆佳常在也听到过,但她不喜背后说人长短,便淡淡一笑:“娘娘是为乌希哈着想,妾为何不听?”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