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出师未捷身先死。
“小老板,你别急啊,反正这种书印制成本很低,可以多试试,卖不出去也亏不了多少钱。”掌柜劝解道。
“好吧……”宋凌霄揉了揉太阳穴,也不能指望一步到位不是?
“咱们是引进建本的小说,还是怎么做呢?”掌柜询问下一步计划。
“咱们不引进别人的,只做自己的书。”宋凌霄说,他也想直接当个书贩子,进货出货赚差价,但是书坊经营系统不允许啊。
“小老板果然是魄力非凡,”掌柜赞道,赞完又犯了难,“那……咱们找谁写呢?”
“当然是消费的主力,小说的主角——书生。”宋凌霄说,“拿纸笔来。”
掌柜依言拿来纸笔,好奇地看宋凌霄写字,宋凌霄经过一阵子苦练,毛笔字已经勉强能看,他在纸上写了“有偿征集赶考故事”八个大字:“贴出去吧。”
掌柜一看,忙问道:“这故事是什么意思,是写出来的,还是口头讲的?有偿又是怎么个有偿?咱们银钱不多,大头要拿去做举业书,总不能谁进来编个故事都给钱吧?”
宋凌霄沉吟了一下,说道:“是口头的,每个人讲一刻时间,不管讲的好坏,都给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太多了吧!”掌柜心痛。
“是个噱头,开始要有噱头,才会吸引真正有故事的人来。”宋凌霄说,“大不了后面我们看着情况调整。如果真能得到一个好故事,这点钱值得。”
掌柜还在那算账:“一个时辰共计八刻,小老板坐镇书铺一天的时间大约是两个时辰,也就是十六刻,每天十六个故事,花出去十六两银子,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