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卢佐快要哭晕过去了,掌柜也默默流泪,另外三名素不相识的书生突然把宋凌霄视为知交好友,热切地围着他问东问西……
原来,这就是小说的影响力。
小说,小道之言,不入流的东西,宋凌霄却做的这般认真,陈燧本以为他只是爱好独特,现在亲身体验一回,陈燧倒是有些能理解宋凌霄为什么如此投入了。
小道,也有小道的精妙之处,也有为之如痴如醉的人。
能够全情投入于这般小道,在小世界里做出大文章的人,或许是这名利纷扰的凡尘俗世中,最接近于超然境界的智者吧。
……
试阅会结束后,宋凌霄请参加的三名书生留下来,现场各写一篇评论,准备加在《金樽雪》后面,一并出版,三名书生都受宠若惊,纷纷应承下来。
三名书生都是精通文墨,又对故事之道有所了解的人,因此写起评论来非常地快,很快便提交上来。
宋凌霄一看,三人各从不同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读完《金樽雪》之后的感想:
第一篇是主讲双彩袖其人的人物魅力,为何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篇的作者明显是双彩袖的脑残粉,将双彩袖捧的天上有地下无,总之一句话,兰之洛配不上女神!
第二篇是讲《金樽雪》的叙事为何这般动人,讲述了隐藏在才子佳人小说荒诞不经的表层之下对于现实逻辑的隐喻和关照。
第三篇则是评价了《金樽雪》的结局,看得出来作者对这个结局不大满意,如果有机会把笔给他,他还能续一个貂。
这三篇品评均是鞭辟入里,有些地方的妙处,宋凌霄甚至都没有觉察到,被这三名读者敏锐地找了出来,说得头头是道。
宋凌霄谢过三人,各自给了二十两银子的润笔费,三人千恩万谢过,说是如果下次还有这种活动,他们也愿意来参加,《金樽雪》上市之后,他们也会卖力鼓动周围的人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