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不得不说,嵇清持手下的鹰犬文人还是很厉害的,非常善于化文字为刀枪剑戟,一下下正中读书人的软肋。

嵇清持确实也对“邸报十篇”的效果十分满意,因此,他才会三番两次地来到榜房,想看看这些读书人们后续的反应——要知道,以前《金樽雪》连载时,榜房是他最讨厌的地方,每次上翰林院处理公务,他都会小心绕开榜房,连看都不想看一眼!

然而今天,他又来了,带着期待,却见到了预期之外的一幕。

明明前天都被他的批判文章给震慑住了、开始自我反省的读书人们,今天突然进入了激动外放的愤怒状态。

“这篇文章说得更荒谬!‘我邻居家的女儿就因为看了这本书,学坏了,非说女人就是要自己有钱才能幸福,不能指望男人’‘本想哄着女儿嫁给卖炊饼的老实男,虽然老实男长得黑又矮,可是他愿意出二十两银子的彩礼,女儿却说谁看上的谁去嫁,彩礼钱她可以代收,大家评评理,这是人话吗?’‘不孝女!’”一个青年书生照着邸报上的文字读出声来。

顿时,旁边响起一片喝彩:

“这姑娘挺明事理的啊!”

“哪家的姑娘这么聪明,可惜摊上这么个贪财的糊涂爹,唉,真是歹竹出好笋。”

“那部《绣像本第一奇书》不是一部秽书么?怎么秽书还有这种教人明理作用?倒是有趣,回去路过书铺,我就买一本!”

嵇清持凑上去,越听越是疑惑,那十篇批判文章,他都亲自看过一遍,并没有这些人口中说的这些内容啊?他们到底在读什么?

不对,今天的邸报文化副刊,又复刊了!

嵇清持定睛一看,发现榜房上张贴着的邸报又长出来一截,众人围在那长出来的一截下面议论不休,分明就是文化副刊新出了一版内容!

好啊,凌霄书坊,你们反应倒是快,就让我来看看,你们这个草台班子,能找到什么刀笔好手,跟我们训练有素的鹰犬对阵!

嵇清持轻咳一声,低声道:“麻烦让一让,我是翰林院编修、清流书坊坊主嵇清持,我要到前面去看看今天的邸报。”

众人正在激愤上头之际,都恨不得把邸报抢过来仔细阅读一遍,但是事有轻重缓急,人有先来后到,他们急着看也得遵循秩序,这都跟这儿围了半天了,还得仰仗着里面的义士读出声来,借光听一听。

这时候,突然有个新来的要往前挤,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啊。

“别挤了,我还是武英殿大学士、国子监刻坊坊主呢,今天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都得排队!”

“啧,什么素质,想看不早来,扯什么出身高贵!这京州城,天子脚下,一块牌匾砸下来,五个里有四个朝中有人,什么翰林院编修,一个闲职罢了!”

嵇清持:“……”

这帮刁民!

嵇清持挤不进去,只好站在外面,听那位榜下的青年书生继续朗读。

“还有这一篇,就更新鲜了,‘试论四民:士农工商’,哟,还是按照八股体例写的,真是厉害,万物皆可八股文。咱们看看写的是什么。”那青年书生大声读了出来。这篇文字满是之乎者也,各种引经据典,读起来十分佶屈聱牙,幸而那名青年书生每讲一句,都会拆开来解析一遍,如同自带释义的文选,听众听着倒也明白晓畅。

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很是宏大,从源头讲士农工商的历史源流,从管子的“四民基石”说,再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再到国初的“商贾归贱籍”,梳理了一番,最终得到一个结论,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不可以变更,否则就会造成国家的动乱,而“某些小说”之中描绘了商人家庭奢侈享乐的生活,使清清白白的良民百姓们羡慕商贾之家,破坏了淳朴的社会风气,年轻人容易被这种逐利的社会风气影响,将来就会放弃寒窗苦读,去选择一条看起来光鲜的商贾之路,这就是在害人前程。

嵇清持一开始还在怀疑,是不是凌霄书坊发文章回应他前日里精心策划的“邸报十篇”,这会儿听到这篇文章,他竟然觉得很有道理,写的很好,文从字顺,论据充分,竟比他手下的那些鹰犬文人还要厉害,不知道是哪个才子写的,如果能笼络到自己手下,想必是如虎添翼。

只是,嵇清持听着顺耳,在其他人那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呸,现实如此,还不让人写进小说里么!”

“难道小说里不让写了,现实中就不发生了吗?”

“分明就是掩耳盗铃!商贾之家多么富庶,还用得着一个小说来告诉我们?难道我们平时不是生活在这个京州城里吗?运河码头上的商船,九座城门出入的车马,随便看一看就知道商人过得多滋润了,难道小说里不写,我们就看不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