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好了就好啊,”牛大爷支支吾吾的应着,终于还是下定决心道:
“文儿啊,爹同你说个事…你以后不用练武了。你的经脉…就是你的身体不再适合了。”
“我都听爹的。”易文点点头答应下来,他并没有告诉大爷大娘自己已然踏入内息境。之后的修练更多是要打坐运转心法,达到扩充内力的目的,也不再需要每日在后院苦练了。
“爹,我以后跟你到田里帮忙吧,我现在身子还挺硬朗的。”易文提出。现在每日只有牛大爷一人打理着好几亩田地,若是农忙时节连孙大娘也要下地帮忙。
“你这孩子,翻完年也不过十一岁,下什么田呐。”牛大爷摇摇头,“我这把老骨头还忙的过来,不用操心啦。”
“这…好吧爹,我日后便在家发奋读书,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易文也知自己在大爷大娘眼里不过是个娃娃,是断然不会让自己帮农了。
“这正是我要同你说的,光在家里读书也没什么用,更别提咱们家里的书也就三两本,平时文儿要看什么还得四处张罗着去借。我听说那科举可是要考甚么四书五经的。”
“爹,您的安排是…?”
“我打算送你去读私塾。”
“私塾?啊呀,我们家哪有这个钱呐。”孙大娘一听有些急了,家里的钱财由她掌管,她很清楚这个贫苦的家庭绝对拿不出这笔费用。
“拜师的费用倒不用担心,离这五十里处的青阳镇有个老秀才开办的私塾。”牛大爷似乎已将这事安排妥当了:“那秀才多年前在深山中迷路,正好被我搭救,落了我一个大人情。”
孙大娘这才稍微松了口气,却还是有些犯难:“这五十里路往来多少有些不便。万一文儿考上了秀才进了县学,我们便更顾不着他了。怕是吃喝住行都得麻烦那先生了。唉,文儿还这么小。”
“大娘不必担心我,所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不过是点小事罢了。”易文安慰道。
牛大爷听罢,一直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上前摸了摸易文的头:
“这孩子,说话倒真像个老江湖。那么这事便这样定了,倒是心疼你这孩子,这么小便要离家求学。”
…
接下来的几天牛大爷托人给那老秀才捎了口信,说自己要送个学童过来。那老秀才也是异常热情的回复了,表示只要将孩子送来即可,其它大可不必操心。
牛大爷本想同易文一道前去,但被易文以农活繁重为由拒绝了。牛大爷仔细想了想,他也是见过易文在后院练武的场景的,便对易文的安全没那么担忧,放心地任他一人前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