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谈不上,他是个商人,自然有他的一套为人处世的办法。”于飞鸿笑道:“在我爸看来,人活着一是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要照顾好自己的亲人。再有,就是要尽量去帮助那些善良的普通人,因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赵浮生笑了起来:“都很有道理,当浮一大白。”
说着话,他举起自己面前的饮料。
于飞鸿笑了笑,和赵浮生碰杯,然后一饮而尽。
华夏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在酒桌上谈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喝酒这件事,很容易拉近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就好像于飞鸿和赵浮生,喝酒聊天的过程当中,彼此的陌生感,自然就减少了。
“你有没有想过,把《鬼子来了》写成书?”很明显,于飞鸿对赵浮生做过的事情,很清楚。
赵浮生摇摇头:“我没兴趣做什么空头文学家。”
于飞鸿好奇的问:“什么是空头文学家?”
“大部分的所谓文学家都可以说成是空头文学家。”赵浮生的脸在火锅的缭绕中有些发红,顺嘴说道:“因为这些人只会用嘴说,而不会去做事情。吧啦吧啦的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可实践经验却半点都没有。当然,有的人可能连说都说不明白……”
“按照你这个说法,那岂不是应该重理轻文?”于飞鸿笑了起来。
赵浮生想了想,点点头:“以前不就是这样么?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外国文学的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的学生,文学系的看不起哲学系的学生,哲学系的学生看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看不起教育学的学生,教育系的学生没什么看不起的,只能看不起自己的老师了。”
“哈哈哈哈……”于飞鸿几乎是拍着桌子笑了起来,她觉得这年轻人实在是太逗了。
这一次的宁海之行,真的是不虚此行了。
“有那么好笑么。”无奈的看着于飞鸿,赵浮生问。
于飞鸿点头:“很有趣。”
“吃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