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沈必和其他的白人不同,他对所有能带给他利益的人一视同仁,对华人也是平等交往。
一九七九年,李超人以自己的精明能干、诚实从商的作风,以及日益壮大的长江实业如日中天的业绩,很快得到了当时时任汇丰大班的沈必的赏识。
因此在沈必的全力支持下,汇丰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和记黄埔的全部股权低价转让给了李超人,让李超人以六点二亿港元的资金便控制了市值高达六十五亿港币的和记黄埔公司百分之二十二点四的股权,使得李超人一跃成为了港岛首位收购英资财团的华人,一举成名。
一九八零年,趁包玉钢赴欧参加会议之际,怡和大班纽璧间突发袭击,正式挑起九龙仓大战。部署港岛置地采取换股之法,试图将其持股权增至百分之四十九,击碎包玉钢对九龙仓的“吞并美梦”。
关键时刻,又是沈必力排众议,贷款二十二亿港币帮助包玉钢,一举使得包玉钢成为首位入主九龙仓的华人。
而读过李超人传的赵浮生很清楚,其实李超人成功蛇吞象的收购和记黄埔,是有着很大的偶然性的,也是有着非常大的运气成分的。
但凡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李超人就不可能那么轻松的拿下和记黄埔,甚至有可能直接被狙击掉。
时至今日,李超人和汇丰的关系,依旧十分要好。
旁人对这位港岛传奇富豪推崇备至,但在赵浮生看来,这位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罢了。
见利忘义,这四个字,用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没有人比赵浮生更加清楚,别看现在李超人一副和内地亲如一家的姿态,在内地大肆收购地产,四处投资,但事实上,再有六年左右的时间,李超人就开始大规模的从内地和港岛撤出自己的资金,转而投向英国市场。
如果他仅仅是这么做,也不会被人诟病,但偏偏这人在自己的传记里,不止一次的宣称:我是炎黄子孙,是华夏人,长石集团是港岛的企业,是华夏的公司,我永远不会忘本。
呵呵……
如果赵浮生没记错的话,不是一五年就是一六年,李超人把自己名下的两家公司注册地全部从港岛搬迁到开曼群岛,声称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财务弹性。
此消息一出,港岛股市大跌。
从那之后,赵浮生对于这位传奇商人,就再也没有半点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