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页

到了二十号晚上,近二十万人在道厅集会、示威。市民组织了两百多辆出租车、公共巴士突破戒严军封锁线到道厅助威。戒严军切断了光州与外界的联系,担心失控,二十一日凌晨向示威人群开火,造成五十四人死亡。二十一日,多达三十万的老百姓来到道厅,广场及周围的锦南街、忠壮路都挤得水泄不通。一个青年站在戒严军的坦克上,挥舞着国旗,高呼着“光州万岁”,市民围在一起高唱国歌,军队射杀了这位热血青年。

之后,愤怒的市民成立了“民众抗争本部”,进行长达一周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抗活动。

“现在韩国的很多当政者,都是那个时候的成员。”老陈一脸神秘的对赵浮生说道:“韩国政坛有个三八六世代的说法。三指的是他们的岁数,这个群体大都三四十岁年龄,八指的是八十年代,正是这个群体的人上大学时期韩国独裁统治转向民主政治的动荡年代。六指的是六十年代,他们是这个时期出生的。这些人思想左倾、主张社会正义,代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与亲美的保守势力针锋相对,现在卢武铉总统的参谋班子,大部分都是这些人,就连卢武铉,当年也是为被捕入狱的学生辩护过的。”

八卦是每个人的天性,很显然,老陈这位出身京城,走南闯北的倒爷,难得遇见一个来自家乡的同胞,自然是口若悬河,知无不言。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身边的所有人都讲韩语,听不懂他和赵浮生说了什么。

“照你这个说法,那光州岂不是韩国皿煮派的大本营。”听了大半天,赵浮生对老陈笑着说道。

老陈一愣神:“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但据说韩国这边,很多司法系统的人,都出自光州。”

他毕竟只是个商人,所知道的消息都是道听途说而来的,能够知道这么多,已经算是不错了。

“是么?”

赵浮生眨了眨眼睛,倒是想起一个事情来。

上辈子,他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叫《熔炉》,据说就是发生在光州的真实事件,说起来很有意思,这件事貌似很早就被写成小说,但偏偏一直到几年之后才被拍成电影,进而影响到韩国对聋哑人的保护。

有趣的是,这电影被拍摄成功,并且引起轰动,是在卢武铉下台之后,也就是韩国保守派总统李明博和朴大妈执政的时期。

换句话说,在皿煮派执政期间,这部戏,一直都没能被拍成电影。

有些东西,是不能深究的,如果知道的太多,就会发现,很多看似美好的东西,都变得不再美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