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在我这呢。”赵浮生笑道:“他很看好《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既然这样,那就把导演签约到我们公司吧。”
叶敬有些诧异,他很少见赵浮生如此在意一个导演。
看的出来,赵浮生很认真。
“我知道了,我这就联系他。”叶敬想了想,对赵浮生道:“签约条件方面……”
“让他开。”赵浮生缓缓说道:“但有一点,起码要签十年以上。或者,可以以工作室的模式合作。”
现在未来影视经过改革之后,有资格以工作室的方式和公司合作的艺人,都是顶级艺人。
赵浮生居然为一个新人导演开出这样的价码,叶敬顿时觉得,自己对待宁昊的态度上,要发生一些变化了。
……
……
宁昊这个人,的确有点与众不同,小的时候他就不喜欢体育和游戏,甚至并没有因此觉得被那些狂热的爱好着体育和游戏的,正在发育的同龄人所孤立,他说他有自己的朋友圈,最重要的是,在他初中毕业,入读中专时,他身上的荷尔蒙迅速地找到了一个出口:音乐。
宁昊自称对学位这样的东西其实是没什么兴趣的,这样混了一年左右,宁昊考大学了。
他解释道,读大学只是为了找一个借口呆在首都,否则父母觉得没有工作,是在首都瞎混。尽管如此,北师大毕业后,宁昊又考上了电影学院,北师大念的是专科,电影学院是本科,从技校到大专,从大专到本科,这是宁昊在学业上的“三级跳远”。
宁昊在北师大读的是大专,毕业的时候他拍了个毕业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里。而《上学路上》的导演方刚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这部片子,长舒一口气对宁昊说:“你应该做导演。”
九九年的时候,他在音乐频道做电视记者,专门采访歌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他进入了音乐电视领域,拍摄了朴树等人的近百首音乐电视。
宁昊的学生电影《星期四,星期三》在零一年的时候获得了当年首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华夏大学生电影数码媒体竞赛银奖。
到了零三年北影毕业前,宁昊自己出资,一人担任编剧、导演、摄影,回家乡执导了首部电影处女作《香火》。
为了这部戏,他把自己这些年积攒的钱全都投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