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明白赵浮生的意思,不外乎是希望帮自己挡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说起来,港岛这个地方,水太深,那些大公司有时候确实很麻烦,但有赵浮生这个挡箭牌在,还真就没有几个人敢造次。
原因很简单,没有人愿意和钱过不去。
这不是开玩笑,一个身价过百亿的富豪,有谁愿意得罪他?
答案很简单。
没有人。
港岛就是这样现实的社会。
长期以来,港英统治期间给这个地方造就了物质至上的社会基础,金钱的地位,在这里大到常人无法想象。
很多人总是说港岛精神。
什么是港岛精神?
在诸多大陆人的眼中,港岛精神更多的可能是从种种港片、港剧里看到的一种五味杂陈、复杂朦胧的感觉。
这种像雾像风又像雨的“港味”,有时是“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拼搏和不服输的劲头,有时是市井街巷里那普通平凡的“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有时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凌厉和动魄,有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做人呢,最重要就是开心”。
百度词条有云,港岛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港岛长盛不衰的力量之源和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个港岛精神是怎么来的呢?
在七十年代,港岛有一部电视剧叫《狮子山下》,该剧刻画了当时普罗大众为生活努力打拼的时代集体面貌,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记录下了七十至九十年代港岛社会的进化过程。该剧一经播出后一直轰动全港,至一九九四年,不断讲述着港岛普通市民逆境自强、奋斗不止的励志故事。
而其中同名主题曲《狮子山下》,唱出了相遇于狮子山下的市民们一起建造属于自己的家园时的那份和谐乐观、团结和无畏无惧,以及在逆境中团结奋斗、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与包容,引发了全体港岛人的共鸣,故而火遍香江。
然而事实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