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这个提议很好,是不该让世人忘记了英雄们的付出。”有大臣出列道。
说得很有道理,即使有精明的大臣知道后面或许有什么也不好跳出来说不好,谁敢说不好?良知呢?好!没有良知,那还想做官吗?
众人都附和着说好,是应该要给英雄们立碑。有人说最好是加大牺牲了的将士和伤残的军人们的抚恤金,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很多普通的士兵伤残回乡后,都无法好好地生活,那点点的抚恤金根本是杯水车薪。不能让英雄们流血又流泪,得不得生活的保障。加大抚恤金是对他们稍微好一些的安慰,否则日后再有战争,还会有人愿意上吗?
可是加大了抚恤金,就会加大了户部的支出,有人就不干了。
天盛周边不是除了被赶跑的匈奴就没有其他的国家了,每年不大不小的边界纷争就不少,起冲突就会有伤亡,这样要多支出多少啊?
眼看大殿上又要吵起来了,皇帝举了举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鉴于国库空虚,是以,这次除了抚恤金由户部日后拨款外,建立英灵碑的钱财,老二率先做了表率,决定捐一万两银子用于建英灵碑和北疆的建设。”
“老二起了头,朕这个做父皇的不能落于人后,所以,朕决定用朕的私库捐十万两银子。爱卿们应该知道,战后的北疆,满目疮痍,重新建设需要无数的人力财力。”
“爱卿们是不是也应该表示一下你们的慷慨之情呢?”皇帝一脸笑意地看着大家。
太憋屈了!什么慷慨之情?这是替他人做嫁衣裳!什么好名声都让二皇子得了!他们还要荷包大出血!
“噢!对了,届时,朕会让人刻一块功德碑,只要捐一百两以上的都可以碑上有名字,让大家都知道各位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