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太极宫封锁只许进不许出,外加李盛入太极宫已经发生了一阵子了,时间也过去不短了。张家现在才接到消息?那是他刻意的,没有派遣人在太极宫附近盯着。
毕竟太上皇落水一事,必然引发大轰动,这个时候,你提前派人守在太极宫等第一手消息,就很容易在事后露出马脚。
还不如像是不知情一样,让消息自然扩散中,扩散到张家这里,才更安全。因为这样,张家才会现在才知道这些情况。
随着家生子的汇报,张尧申放声大笑,“哈哈,诸位,成了!既然太极宫只许进不许出,连李盛都进去了……必然是大事成已。”
郭尚书都松了一口气,“那边动静越大,代表太上皇的情况就越恶劣,若非老皇帝很多真正的亲信,都还在被新皇重用,新皇也没有急着拉起自己的班底,咱们想收买小川子那群新晋升的太监,还真没那么容易,哈哈~”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必然?不,李盛就表示,我懒得折腾那些,还不如继续用李归的那票亲信来的合适。
反正皇位什么的,对他吸引力本就没那么大了,至于李盛的亲信?可以提拔到其他位置啊。但那件事也不用急,慢慢等就是了。
真正亲信都在大明宫,但李归所在太极宫,也有他众多的妃嫔以及幼年皇子皇女,这都需要大量人手去伺候,这就造就了一大批刚被提拔起来的太监宫女。
小人物初掌权柄,理论上是对李归感激感恩的,架不住那只是理论,有太多外在条件,可以去影响他们没办法尽忠了。
以在场众多高官新贵的力量,抓住小川子等人的亲族去威胁,那些在族灭的风险下,不想做事也难。
许京也是大笑,“大事成已,我们该联络更多人,去投靠隋亲王了,把亲王的野心更进一步培养的更大,在吩咐下面的人,搞几场大动静的民乱。”
“安排外面州府的武将们,平叛一定要慢,拖得越狼狈越好,如果真能让李盛把禁军调出去平叛,那咱们就真有希望,推隋亲王上位。”
“哈哈,李归、李盛两代都可称得上明主又如何,他们李家,是挡不住这涛涛大势的。”
还没确定李归是否重病,是否病危,可他们已经有了信心,进行下一步计划了,若非李归病危,何至于让李盛放下一切跑去太极宫?太极宫又怎么会只许进不许出?
辛苦谋划了这一场弑君大案,现在他们已经是要到了收割幸福的地步了。
正在欢笑中的一个个大人物,丝毫不知道,他们的一切,都被李归听了个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