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尼玛,就是最大的噩耗,就说云州,人家李元书都崛起几个月了,也只是从薛城一府之地开始,向外扩张。
留的有足够的时间,让一州顶尖高门去收拾家当跑路。
在云州最强的豪门,损失肯定惨重,至少也能带走不少的精华啊,可在修岩州这里,他们唐氏竟然要被一锅端?
即便唐氏也会有狡兔三窟之类的手段,但若所有主要人物都被一锅端,你藏在其他老窝的钱财,甚至人手,还能守得住秘密?
伴随唐怀澜的怒骂,卫文广压根懒得理他了,大笑声里冲远方一招手,几百米外,两营兵马就在杨定远、童远的带领下,快速杀向城门处。
也没用多久,两大营四千兵丁,一刻后就像是守军入驻似的,轻松沿着城门洞入内。
结义七兄弟里,老四童远就是统帅两大营坐镇上喜的武力,而这两营四千人马,要么是县城附近无地的佃农家庭,要么是城内无地的手工业者出身。
卫文广在鼓舞士气的时候,已经公开了一切,但凡民团登记在册的士兵,攻下县城都有两亩田可得,还全是城外的上好良田。
你就可以想想,这四千青壮兵丁,外加四千青壮背后的家庭,会对卫文广有多么拥护了。
当然,你若是奴仆?烧卖身契,你若欠了高利贷之类正处于火坑中,也会被烧毁一切欠条。
当兵吃响,月例四两!
卫文广这也是向齐国兵卒看齐了,齐国那边水军是月例六两,陆军,就是四两了,毕竟这年代水陆兵马,各方面不同真的很大。
但有战事,不管是卫文广属于进攻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战后都会赏罚分明,这些又是另一套规则了。
这类赏罚,不止牵扯到银钱,还牵扯到了田亩,理论上,一个士兵靠军功,是能打拼出百亩良田上限的,良田上限封顶了?那就是授爵,升官等等。
卫文广在真的调兵出营,召集全军鼓舞士气树立反旗时,浪费时间最多的,就是讲说军中以后的各种规矩,奖赏制度。
若没有完整的管控体系,这绝对不容易普及到基层士兵,说不定还会有不少一听要从民团变反贼,就直接逃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