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戚少保好像在著书?”
因为是隐身状态,朱翊钧好奇凑过去一看,才发现戚继光是在认真的书写兵书,边想边写,偶尔也会断断续续的涂抹修改。
童健哑然失笑,戚继光流传于后世的兵书,有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但这两本军事著作是在1571年之前就完成了,那时候朱翊钧还是太子呢。
如果现在戚继光是在写兵书,那么,就肯定不是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了,成书较晚的练兵实纪都是九年前完成的,又过去九年,戚少保屡屡暴揍蒙古部落,有了新的感悟,也正常。
笑过后,童健对小太监陈安打了个眼色,陈安倒也机灵,很快就走过去站在了朱翊钧身侧。
下一息,从两人身上收回混元幡的仙力,正在皱眉思索的戚继光就勃然色变,猛的抬头。
这个武侠世界的位面,陈矩、张鲸、张诚之类大太监都有武功在身,戚继光这个一生征战杀场的老将军,当然也有家传的武学。
应该只有他一个人在内的帅帐突然多出了两道呼吸声,而且还近在咫尺?
等戚继光抬头看一眼,就傻了。
少年皇帝?
他都屡屡因功受封太子太保、少保等等荣誉官衔,怎么可能没见过朱翊钧?少年皇帝不应该在皇宫呆着么,怎么一下子出现了二百多里外的蓟州大营?
不可思议的眨眨眼,在发现朱翊钧正兴致勃勃盯着他书写的东西观看时,戚继光又茫然看向陈安,这个小太监,他倒是不熟悉,毕竟戚继光在京城呆的时间极短,他也不是张居正那类随时能入宫见皇上,还天天教导皇帝的人。
陈安倒是笑着开口,“奴婢陈安,见过戚少保。”
这话下,朱翊钧也反应过来,一抬头就大笑道,“戚少保真是我皇明国之柱臣,朕这次是偷跑出来的,从京城到蓟州,一路见闻了以前从不曾接触的民间百态,尤其是出入过一些地方卫所,沿途所见,真是触目惊心。”
“只有到了戚少保的戚家军大营,朕才总算松了一口气,有戚少保这样的国之柱臣,朕才能睡个安稳觉啊。”
这番话,夸奖不可谓不强,没了戚少保,皇帝就睡不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