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一切,太超出任我行的想象了。

至于篡教主之位?夭寿了,现在的任教主,还有回神教执掌权柄的那一天么?没听到几位仙君要带着他下南洋、走西洋么?目前更是在培育他成为新一代水手?!!

坑爹,自己只是带着两个光明使,去山东府探一探五岳剑派之泰山派的底细虚实,在济南府吃顿饭而已,这就沦落成仙君座下一水手了?还有没有出头之日了?

他一个小水手,教主不教主什么的还重要么?

差不多时间里,南都城外临近长江的岸边,几台轿子被轿夫抬着快速抵达,等轿子里走下一道道身影时,原本汇聚在岸边看热闹的众多闲人,立刻对这些新来的退避三舍。

新来的几位,来头太大了。

为首一人是徐邦瑞,中山王徐达第十三世孙,第一代魏国公徐辉祖的第十二世孙,第七代魏国公。

或许有人会疑惑,第七代魏国公,怎么就成了第一代的十二世孙?这里面就是各种辈分类问题的,比如第五代魏国公徐俌死后,国公位直接传给孙子。

有这种跨代传承,就导致了类似的代差。

不管如何,在目前的南京城,当代魏国公徐邦瑞,那是顶尖的勋贵,土皇帝。

伴随徐邦瑞一起来的两个轿子里,一个是当代安远侯柳懋勋,另一位就是隆平候张炳。

三位都是传承了近两百年的富贵,在这南京城里,个顶个的强悍。

说的不客气点,到了明朝后期,京城皇帝的圣旨到了这南边,若是没有这几位的支持,能否顺利推行下去都不好说。

万历初年还好,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连俞大遒也是去年才死,目前的南都勋贵们还不敢蹦跶多欢,再过一些年,若没有外力干预,在史实上大明文武日渐凋零后,整个江南谁说了算?

就是东林党为首的士绅集团,以及魏国公、安远侯、隆平候等为首的勋贵土皇帝势力了。

在各自管家亲随的侍奉下,徐邦瑞几个登高望远,看着一百多米长在江水中跑的飞快的大白船,徐邦瑞、张炳、柳懋勋三个都是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