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之前具有传统特色的资本主义零售商店,进行了公私合营试点。

荣宝斋是五六年最后一批进行公私合营。

当时资本家工商业公私合营从开始到结束,整整用了两年多。

一些公私合营的资本家,意识到工商业改造已是大势所趋。

也有一些人开始对前途感觉到渺茫,终日惶惶不安,顾虑重重。

心甘情愿把家产献出来的毕竟是少数。

有的资本家是“白天敲锣打鼓,晚上痛哭流涕”。

甚至有人说:多年心血,一朝付诸东流,几声锣鼓,断送万贯家财。

当然,也有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把家产给卖了,然后跑到了国外。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公私合营并不是没收,只不过实行了定息。

实行定息之后,原先拥有一百万元资产的资本家,名义上还拥有一百万元的资产。

当然,实际上只拥有一百万元产生的利息。

除个别情况外,统定为年利息百分之五,这个比率略高于当时的银行利息。

从五六年年一月一日起计息。这个办法保持七年不变。到了六三年,又决定延长三年,一直到六六年九月才停发定息。

国家先后以“四马分肥”和定息的方式,作为和平赎买的代价,向资本家支付了三十多亿元,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

对资本家进行“和平赎买”,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共和国一大创举。

也就是说,这些资本家不但没有断送万贯家财,最后还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