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页

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

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

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

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

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

恭王府的中、东、西三路各有三个院落,其中每一路的后两个院子都是后世人们要游览的主要区域。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长势甚好,在帝都极为罕见。

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

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

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一百五十六米,后墙共开八十八扇窗户,内有一百零八间房,俗称“九十九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像陈大叔这样专门修复古建筑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就是因为知道,所以他才震惊。

“怎么啦陈大叔,修不了吗?”

“不是不是,修当然能修,只是那么大的宅子,可不是那么容易修复的,很可能需要好几年。”

“没关系,几年就几年,反正我现在也不着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