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冯亮点了点头,“地里直接出产的粮食,没有经过加工的农产品我们局不缺。但是,缺少加工后的农产品,比如粉条、酱油、皮蛋、山货之类的。现在政策也不明朗,你们搞副业的时候低调点。最好带着村子里的人一起干,毕竟法不责众。”

乔婉对冯亮的第一印象很好,现在听他这么说,乔婉对他的认可又多了几分。

马伯文并没有打断乔婉和冯亮的对话,他很高兴看到乔婉能够跟外人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沟通关系。他什么都看得明白,大半年之前,乔婉还不是这样的她,她觉得与人打交道是很麻烦的事情,村子里无论是开会还是做别的决议,都是他去参加的。那时候的乔婉,除了跟自己家里人交流之外,对外人都淡淡的。

乔婉说他变了,其实改变的人又何止他一个。

“亮哥,以后咱们可是要长期合作的。我知道你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没把我们当外人。以后有什么需要,你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绝对不推辞。”马伯文感激地看着老同学,他帮了自家大忙!

离开之前,马伯文拿了一百五十块钱给冯亮,说是买自行车的钱,不能让冯亮自己垫钱。

冯亮只肯收一百三十块钱,两人推了很久,冯亮最后拗不过马伯文,只能收下这笔钱。

从物资局出来,乔婉觉得火辣辣的太阳都是那么可爱。虽然刚刚到手的两百五十块钱只剩下了一百块,可她给自家的农副产品找到了销路。

冯亮的话提醒了她,单纯靠卖粮食和纯农产品是不赚钱的,得加工之后再售卖出去。

听说红薯和土豆都可以制作成粉条,工艺应该不难,家里的两亩红薯总算找到了新的安排,让乔婉心里生出一种发现新财路的喜悦。

“婉儿,你真的今天就要回去?”马伯文十分不舍。

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乔婉揽住马伯文的腰,见周围没人,她将头轻轻地靠在马伯文的背上。

“乔笙、乔骁、孩子们都盼着我呢,我要是再不回去,他们该担心了。等秧苗插下去,家里的事情不那么忙之后,我送木耳和菌子到县城来,住两天再回去。”

得了乔婉的保证,马伯文空出一只手覆盖在乔婉的手背上。

“你自己说的,不许食言。”

在乔婉回马家湾前,他们还得先把购买鱼苗的事情定下来。马伯文在两个月之前就打听好了,当时他以为家里会挖鱼塘。谁知道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乔婉根本来不及考虑这件事。

适合在稻田里生长的鱼十分常见,草鱼和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