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坐下,汪县令让人奉茶。谢凡也知道,这个疫情的事情也不是三两分钟能处理得了的,也就客随主便。
待喝了一口茶,谢凡开口向那汪县令道:“汪县令,贫道等人刚从巴州镇魔司都督府出来,到益州游历,可是,沿途发现了很多难民……那个疫情,希望汪县令能马上组织医护人员处理,迟者恐酿成大祸!”
谢凡将沿途所见所闻向汪县令解说了一番,尤其是在路上遇到的那起数十人因瘟疫而死亡的事情,以及自己等人在城外了解的情况。
那汪县令听了谢凡的一席话,也是有点吃惊。作为本地的父母官,如果发生了重大疫情,导致大量人员死亡,他也是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的。然后面露难色,解释道:
“道长说的这个事情,本官是有所耳闻的。只是,本官也有难处啊。现在,我大周各地,叛乱四起,就是我们益州境内,也是处于战乱之中,我威远县虽然暂时未受波及,但也是迟早的事情。所以,现在本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医少药,就连那粮食现在也是紧缺得很。”
谢凡倒是明白这个道理。每逢战乱,粮食、药品、医护肯定都是最紧缺的。只是,在瘟疫面前,那可是要人命的事情,可不能拖。
想了想,谢凡再次说道:“福生无量天尊。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些老百姓也是可怜之人,无端端受到战乱的波及,又手无寸铁,连自保都难。贫道自幼跟随师父修行,倒是略懂医术,县令大人给贫道几人配备几个助手吧,还准备下相关的药材,想来这些不难,由贫道来救治他们。”
随后,当即将自己知道的,治疗瘟疫有效的相关药材清单一一列出,由旁边的李宁抄写下来,交给了汪县令。
那汪县令听了这番话,顿时喜笑颜开,连忙应道:“好,好,有道长来带头治疗,这就好办了。本官马上安排人员和准备药材。”
然后大声喝道:“来人啦。”
很快进来一名衙役。汪县令当即下令,吩咐下去,准备人手和药材。看得出来,这个汪县令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处事不乱,条理分明。威远县到现在还未受到战乱波及,还未发生大乱子,其应该出力不少。
谢凡转身对李家兄妹吩咐道:“接下来你们两位就随贫道一起,给贫道打下手吧。”
两人点头称是。心里也是暗自赞叹,这位道长年纪不大,可是慈悲为怀,心地善良,也很有担当。自己两人跟着这位道长游历,那确实是自家爷爷独具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