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姜芸私奔也好,被宋占刚挑唆告状父母也罢,甚至两家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就是姜芸还要不要宋占刚。
她不要宋占刚了,姜家自然还是接纳她的
姜芸点点头,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二大娘拍拍她的肩膀,把钱放下就告辞。
姜芸送走二大娘就去大队想预知点细面。
亲爹过寿,闺女回去要带饽饽和肉,饽饽就是用细面蒸的又结实又光溜的圆形馒头,讲究的人家会做成寿桃、寿饽饽。
现在条件都不好,家里弄细面不容易,很多人都得东家凑西家借的,千万不能太寒碜让人笑话。
后来有人想出办法,细面不够蒸大饽饽的,就加鸡蛋和面,然后擀饼切面条,就当长寿面。再不行就直接送鸡蛋,也算是闺女的心意。
姜芸小时候在家的时候,跟着丁桂梅学过做寿桃、寿饽饽,手艺好得很。
宋书记自然答应,“再过个月差不多也准备割麦子,预支你十斤。”正好还剩下最后十一斤现成的面,宋书记就做主全给她了。
姜芸挎着面,又去找宋书记老婆子借面引子,等自己发了面再留面引子还给人家。
这会儿没有现成的酵母粉,都是用自制的面引子,土话叫老面。每次发面以后留出一块面,包上干面粉放在一边任其发酵风干。等用的时候,把老面掰碎,多加冷水浸泡。泡透以后加入干面粉搅拌均匀静置发酵,之后直接用来和面发面。
做喜事的饽饽非常讲究,首先面团要硬,不断地搋面揉面,来来回回要揉十几遍才行。揉好了直接做成饽饽静置发酵,上锅盖上干净的纱布包袱,大火蒸透,不能落蒸馏水免得饽饽塌陷,更不能有裂口的,那就送不出手。
这样蒸出来的大白面饽饽,一个个白皮滑溜,还散发着清甜的面香味儿,别提多诱人呢。
等福爷爷和小哥俩赶集回来,他们拎了一小条肥肉,看着有半斤。
他们卖鸡蛋的时候,福爷爷跟秦丈母娘提了一下,希望她能给匀一斤肉,他们可以补肉票的钱。
秦丈母娘匀不出一斤,但是匀了半斤,也没要他们买肉票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