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他高兴万分,“大妹子你真厉害,有本事!我们请定了。”

原本大队还寻思要如何跟姜芸讨价还价,商量了至少五个合作方案,这会儿他已经决定抛开一切让姜芸提条件。

姜芸:什么条件呢?

姜芸想了想,自己主要是靠灵泉,这是天赐的金手指,以此来发横财坐地起价是不行的。她只需要改善自己和孩子们的伙食条件就行,其他的,等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会凭着自己努力来赚的。

她道:“我就想要点细粮,再就是大队杀猪的时候,能不能分几斤猪肉给我们。”

陈福基有些惊讶地看着她,就这么点?还以为要狮子大开口,工业券,棉花,布之类的都要呢。

看姜芸的意思,是割麦子的时候分她几百斤麦子,过年杀猪分几斤猪肉就行?

他笑道:“猪肉过年才杀,要不另外我们一个月给你一只鸡吃。”

一个月一只?

姜芸和小哥俩也惊了,好大方啊,月月吃鸡,在这年头的乡下,那可是以前大地主的日子啊。

小河:“陈伯伯,你太好啦!”

大叔是不熟的人惯常的称呼,这会儿叫大伯,说明陈福基已经是自己人了。

陈福基看他们高兴的样子也得意起来,“对,一个月一只,这个事儿我跟我们书记大队长商量过。”

他们大队除了孵小鸡,还养不少母鸡和公鸡,为了收集种蛋。

孵小鸡是很废种蛋的,一般社员家里不爱养公鸡,那就不会有配种鸡蛋,单靠收不行还得自己养一批。

那些母鸡到了时间也需要处理,一般都是卖给供销社,一个月给姜芸一只,他们付的起。

于是他们说好了,每次孵小鸡的时候姜芸去给帮帮忙,其他时间不必管。收麦子以后,他们给姜芸三百六十斤麦子,一个月一只鸡,年底给至少十斤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