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又转头对周玄说:“周姑娘,贫道听闻你家的惨事,也是心有戚戚,只是逝者已矣,接下来的日子还长,还是要好好保重啊。”
周玄听了许久,悲从中来,不想在两人面前落泪,只能起身再次施礼,转身往茅屋走去。
老道说完,让吴冕伸出右手给他仔细把脉。
他闭眼抚须,缓缓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掐住吴冕的右手脉门,不由得“咦”了一声。
老道睁开眼睛看着吴冕问道:“少侠莫不是我三清派的弟子?为何有我三清参同契的内功?”
人生第一次被人称呼少侠的吴冕一愣,而且还是这样一位缥缈出尘的老神仙,让他很是受用,饶是吴冕砧板厚的脸皮也不禁有些脸红。
吴冕伸手抓了抓后脑勺冲着老道尴尬一笑道:“仙长说笑了,哪里是什么少侠,晚辈名叫吴冕,以后直呼名字就可以了。”
吴冕回忆了下继续答道:“说起这内功,我确实不知道是贵派的内功,只是当初家逢巨变,有个陌生人一路把我救出来,后来就叫我背诵口诀还有调息的法门,说是可以拔除我身体里的病根,我这些年也就坚持下来了。若是仙长不喜,我以后便再也不练。”
老道闻言摇头一笑,缓缓道:“无妨,本门内功的确不随意外传,能学这内功的尤其得是本门弟子,传你的那人也是好意,你既已习得这参同契,以后便是本门弟子了,你与那位传授之人,可有师徒名分?”
吴冕仔细回忆了跟那个闷葫芦的一切对话,摇了摇头道:“不曾,他只教给我口诀和调息的方法,其实跟他并没有说过太多别的话,他说过坚持调息,可治病根。仙长,您看我这身体可曾有过什么病根啊?”
老道松开吴冕的脉门,细细打量着他全身,缓缓摇头道:“依贫道看来,并无任何异样,至于那人为何如此说,贫道不知,不过即便身体全无病根,学之亦能强身健体。这参同契内功浩渺驳杂,艰深晦涩,学之不易,江湖人常说天下内功出三清,可却在三清派的纷繁内功心法里,参同契比之于源法,万法之祖,融会贯通以后,一法通而万法通,正是此理。贫道听你讲述冒死搭救周姑娘一事还有想法,表面看来性情凉薄不羁,观你内里其实宅心仁厚,没有师徒名分倒也无妨,可愿留在三清派学武制艺,日后江湖行走,匡扶侠义?”
吴冕沉吟半晌,这才慢慢说开来:“仙长有所不知,晚辈背负灭门仇恨,却深陷困顿,以往向往江湖侠义,私下也常常希冀有人指点学好武艺,为不平事而发声,想寻得仇人为家门雪恨,即便不入江湖,也想去投效边军博取功名,为死去的家人复仇,只是如今事过境迁,我也是身负罪名,投军无望了,若得仙长收留传授武艺,晚辈感激不尽。”
吴冕说罢就要跪下行礼拜师,老道见他此番说话恳切,拦下就要拜倒的吴冕。
他从腰间扯下一枚玉葫芦递出道:“贫道结茅修道半甲子,方外之人,早已不理江湖俗事也不收弟子了。此玉葫芦是贫道信物,待你伤好痊愈,持信物西去八百里的江北道,上三清山找我师弟张宗舟,他可允你一事。”
吴冕恭敬致谢接过玉葫芦,低头的时候不免咂舌:三清掌教张宗舟?酒肆里说书先生常说起的那个张宗舟啊,江湖上哪还有第二号?竟是这老神仙的师弟?这份机缘未免也天大了吧。
老道看见吴冕神情复杂,心里如明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