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南京城外的秘密基地

不过背下来也没什么用。

很多地方官员,上任干不了两年就被朱元璋给砍了,白费。

作为商人,朱安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发展起来,自然少不了官府的支持。

正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贪污就要被杀,很多官员都是小心翼翼的,即使受贿也只敢在熟人那里收点。

这能难倒朱安?

后世的行贿手段超乎你的想象。

不能收银子对吧?

那我在县城里开个小酒楼,官员巡捕过来吃饭,全部挂账免费行不行?

回收旧衣服换衣服行不行?

粗面换细面可以吧。

生病了要治疗,刚好赶上医馆义诊,这总行吧。

便是靠着这般操作,在上层不知道的情况下,朱安已经在全国各地,秘密的织网,形成独有的隐形势力。

唯有在掌控足够多的信息渠道,才能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有着清晰的认知。

不断看着商会各地送来的情报,朱安轻轻的叹息一声。

最近这两年的灾情,着实多了些,恐怕南京要不了多久,又要迎来一批灾民了。

全国各地,不知道多少百姓会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目前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初,大明的全国各地的情况,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已然是属于上升的状态。

刚穿越过来那两年的情况,比现在可要更加艰难,每年因为入冬死去的百姓,不知多少,乱葬岗都快满员了。

挖个坑直接就埋了,一张草席都不见得有。

属实流民太多了,官府根本忙不过来。

历史上的小冰川时期,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最为严重,但实际上小冰川时期,从元朝开始就一直存在。

什么水灾,旱灾,雹灾,蝗灾,地震,风灾,霜雪,瘟疫

全国各地,每年就没消停过。

前世里跟元明清三朝有关影视,几乎经常可以看到,这里受灾了,要救济。

那里受灾了,要救济。然后朝堂上一顿吵闹。

看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当真正处于这里的时候,感触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还未入冬,但已然有深秋的感觉了,这要是入冬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