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页

天风[校对版] 缘分0 1602 字 2022-11-04

所以当双方的兵力对比达到一定比例时,人数多的一方,不仅仅拥有人数优势,事实上还拥有很多你看不到的优势。

除非是象止水赵冰阳那样临时拉起来的乌合之众,一触即溃,否则任何一支有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部队,都会尽其可能的发挥这种优势。

由此可见,三千熊族武士,在面对两万护民军步兵的时候,战力上,其实完全不输于对手,但是真要交手,败的却必定是他们。尽管他们在对付刚才的三千步兵时,如此轻易地发挥出了自己悍勇的力量,以几乎无损的状况解决了战斗。可是对手却并不总是一个一个的上,而是更喜欢一拥而上。

可是战争中的数学之所以复杂,就在于它不能只用一个方面进行计算。如果仅以此判定来熊族必败,却又错了。

火力点,同样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数字。

同样是一百对一千的战斗,假如是在一个狭小的仅容十人通过的通道中进行,百人队拥有训练装备都很精良的重盾手,长矛手,投斧手,甚至拥有具备最强大攻击力的重骑兵,或者再yy一些认为通道是没有顶的,弓箭也可以射击,那么别算是对付一千人,就算是对付两千护民军这样的杂兵,也能很轻易地获得胜利。

所以,历史上的冷兵器战争中,每一次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其发生都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就是前面说过的人数少的一方要想战胜人数多的一方,就必须对时间,空间和兵种配置有着足够的掌控权。

第二就是以优势兵力对付敌弱势兵力,制造出局部优势,然后将其一步步扩大。

前一点已经解释过,后一点不妨再解释一下。

无论哪一种战术,哪一种战略,只要是以弱对强的格局,都势不可免的会走入局部优势这一方向,因为这是其最终的目的,仅仅是表现手段不同而已。

浅水清利用护民军对自己的仇恨逼迫对手分兵出击,是出于这样的原理,在蓝草坡上制造出死亡荆棘之战,也是出于这样的道理,在攻打京远城中秘密使用熊族武士强攻定武门,也是这样的战术道理。甚至刚才说的人数优势造成的时间问题,也可以归结到这种局部优势之中。因此后者更显其核心地位。

战术可以千变万化,但其核心永远不会变。

而今天,林中兴和碧空晴打的也是同一种算盘,千方百计要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局部优势,并想办法将其扩大,从而锁定胜局。

局部优势最简单最明了的体现就是:当碧空晴成功制造出西部战场的局部优势之后,他就可以帮助其他两路战场战胜任何一支现在看起来依然强大的军队,也就是所谓的通过制造局部优势产生的蚕食效应。

林中兴兴兵两万,围攻熊族,正是以此为核心,他相信自己的战士就算杀不死对手,累也能累死对手。而自己剩余的士兵,绝对足以抵挡碧空晴余下七千部队的进攻锋芒。只要灭了熊族战士,那么失去了这支最大攻击能量的部队,就只能是林中兴案板上的一碟小菜。

然而就在林中兴手头的战士出动的同时,碧空晴手下的士兵也随之挥舞起了手中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