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克巴安软硬兼施, 威逼利诱,可无论他是严刑拷问还是温言相劝, 乌兰达从始至终就四个字:无可奉告。
乌兰达宁死不屈,图克巴安却不能真的将他置于死地,说到底,他要的是御马哨奏谱, 而不是一具尸体。乌兰达和他比耐心, 他就拿出耐心来和他磨,他倒要看看最后到底鹿死谁手。
乌兰达到底年轻,即便受制于人依然不忘逞口舌之利,看出图克巴安要与他慢慢磨耗的意图之后, 随口便是一句嘲讽:“姐夫, 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比我大三十岁?等你死了我还正当壮年呢,到时我将你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 再把你从坟里拖出来鞭尸都来得及,和我熬?你熬得起吗?”
图克巴安闻此一言怎能不恼,但他却并未发作。乌兰达此言也算是提醒了他,毕竟他现在所做之事见不得光,难保有天不会败露,而一旦败露,他便会面临千夫所指。所以为今之计,他只能想办法让乌兰达永无翻身之日。
于是,他演了一出好戏。
他声称兰兆边境哨骑截获大銮密信,大銮皇帝在信中向乌兰达许诺会助他收服图兆部,邀乌兰达率部里应外合。所以乌兰达此次起兵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保家卫国,而是为了一己私利,想要借机吞并图兆部,顺势一统兰兆。密信被截后,乌兰达阴谋败露,不敢再继续留在兰兆,便趁乱逃往大銮。
此言一出,兰兆举国皆惊。
有人信,自然也有人不信。但图克巴安怎会没有准备,无论是所谓的密信还是截获密信的哨骑,人证物证他都早有安排。
这件事的风波让整个兰兆震荡了好一段时间,但图克巴安也算是个能人,先是表达自己对此事的愤怒,又像个长者一般表示对乌兰达少不更事的惋惜,紧接着便开始安抚乌兰达旧部,表示不会因为乌兰达一人的恶行而迁怒于他们,还让乌兰塔娜出面说服乌兰部与图兆部彻底合并,郑重承诺往后会将他们一视同仁。
于是,图克巴安终于将乌兰达后路全数断尽,不仅解释了他的失踪,让他成为了兰兆的罪人,也终于如愿以偿将整个兰兆握于掌中,成为了兰兆真正意义上的国主。
然而,当他得意地将自己所有的算计告诉乌兰达的时候,换来的不是乌兰达的惊慌失措,而是一声冷笑。
他所做的一切在乌兰达看来不过是掩耳盗铃,对大銮这样一个虎视眈眈的强敌视而不见,放任它一天天壮大,却将所有心思用来对付本应成为他坚实后盾的乌兰达,简直可笑至极。
然而图克巴安却并未认识到兰兆的处境,在他看来乌兰达这声冷笑不过是困兽所剩的那最后一丝骄傲,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能将这匹野马的性子磨平,让他卑躬屈膝甘拜下风。
于是,兰兆就在图克巴安的统领之下坐看桑国、白赫接连覆灭,直至虞国溃败,他终于做出了应对。
如何应对?
他向大銮进献战马,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