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表弟吧,我今年十八岁,在湘南师大附中读高三,下个月高考。”

十八岁!

秦雅南原本有些慵懒的站姿瞬间挺直了身躯。

郡沙街头巷尾四五十岁的大老爷们常穿的凉衫背心,肥大而有着可以装上一瓶二锅头的粗布大裤衩,还有只在很老的小市场里才有存货的草藤凉拖鞋,这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年?

第一眼见到刘长安,秦雅南就觉得他和自己年纪相若,没有想过他可能比自己年纪小这么多。

也就是说,完全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误会了?曾祖父再怎么在意她的这个远房表弟,也不可能强扭这样一个瓜啊!

想到这里,秦雅南松了一口气,这几天压抑在心头的郁闷之气终于随着呼吸泄尽,没有人知道刚才她用观察未婚夫的眼光看着刘长安在和一群老头老太太打牌斤斤计较一块两块时的心情。

未婚夫要真是这样,秦雅南宁可出家去了。

才十八岁!自己的表弟!

这个小表弟虽然是远房亲戚,但是从曾祖父的情绪看来,毫无疑问他极其重视这个小表弟。

曾祖母牺牲以后,按照当时的惯例和组织安排,一位女勤务兵接到了照顾首长的任务,十年后曾祖父才再次娶妻。

可是谁都知道曾祖父念念不忘的还是曾祖母,他的书桌上永远放着他和曾祖母的合影,无论是在京城还是在老家或者疗养院。

等等……那张照片上有三个人,不止是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合影。

那个年代的照片,总是透着一种年代沉淀的优雅感,黑白的色调也遮掩不了他们的意气风发,曾祖父英气逼人,曾祖母优雅而温和,她坐在中间,手掌微微抬起,皓腕素白,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握着右边男子的几根手指,眉目间的眷恋和依赖溢出了画面。

这个在照片上和曾祖母的亲密甚于曾祖父的男子,曾祖父曾经说过是曾祖母的哥哥,但是关于他的更多的资料却无从得知了,曾祖父也不愿意吐露。

在那个年代,本来就有无数原应风华绝代的人物,在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意愿中,前赴后继,心甘情愿地成为籍籍无名的革命基石,哪怕无人得知,哪怕没有留下名字和痕迹,也要垒积起新的国度和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