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7页

苏韬瞧出了周森的心思,跟服务员专门要了辣椒,周森用辣椒配着吃菜,稍微有了一些食欲,曹旭笑话周森,将好好的一顿淮南菜,当成了火锅,必须蘸辣椒来吃。

曹旭其实观察到了这个细节,暗叹苏韬心细。

苏韬和曹旭、周森经过这顿饭局,却也是熟络起来,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杂学知道的不少,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历史典故,都能引经据典地解释一番。

岳遵暗自感慨,苏韬处人与事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四人准备离开时,服务员将他们引到一间书房,上面铺着宣纸,服务员柔声解释道:“我们酒楼有一个规矩,但凡来吃过饭的客人,都要留下自己的墨宝。”

能在这么高端的地方吃饭,非富即贵,而且肯定有一定的内涵,将自己制作文人墨客。

老板揣摩到了这类人的心理,所以故意设计了一个给人装逼的环节,展示一下各自的书法才艺。

四人谦虚退让一番,岳遵作为组织者,首先挥毫,写了“医者仁心”四个字。

岳遵的书法也有一番功底,虽然称不上名家手笔,但工整方正,倒也有一番气势。

周森喜好书法,写的是赵体,留下“救死扶伤”四个字。他的笔锋很是锐利,一如刚直的性格。

曹旭端笔仔细想了想,用的是欧体,笔迹流畅,写下“妙手济世”,曹旭的字竟然是三人中最为出色的,达到了国手级别。

苏韬想了想,用颜体写下“大医精诚”。

第1394章 细节更打动人

“好字!”曹旭眼睛一亮,赞不绝口,“没想到小苏的书法造诣如此精深,实在太难得了。”

苏韬的书画功夫都不错,如果不当医生,开个书法培训班,也能养家糊口。

苏韬笑道:“三位前辈的字各有千秋,都是上乘之作。酒楼的老板倒是很聪明,千百年之后,你们的书法作品,说不定会成为传世珍藏呢。”